第5章 出發,去體育場(第3頁)
對了,我好像還沒有跟讀者交代我要幹嘛?
也許有些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出來了,我是準備把大西瓜切開,分割成小塊兒零散了賣。
按照二三十年後的說法,這似乎是叫做水果撈,也不知道準確不準確···
餐具問題不大。
這時候大部分人家裡用的,大多數都是搪瓷碗,大的小的都有,基本上規格都差不多,隨便從誰家拿幾個就行。
大碗肯定不能拿。一個大碗就快裝半個西瓜了。
所以我設計的規格,就是“大碗”和“中碗”。
嗯,吃飯用的那種搪瓷碗算超大碗。
四大六中,形成差距,這樣價格上才能更有吸引力。
還有就是···,叉子。
叉子我家沒有,這會兒也沒多少人家裡有叉子,據說吃西餐吃蛋糕才會用到那玩意兒。
不過,我有很多的雪糕棒。
雪糕棒可以編手槍玩,每到夏天我都會收集不少。
“嘩啦”,我把一把雪糕棒扔在羅宏剛的面前。
“老大,下面看你的了,把這些雪糕棒都削成這個形狀。”
我在紙上給羅宏剛畫了個圖,其實就是把雪糕棒的一頭削出來兩個尖就行。這對於在技校學車工和鉗工的羅宏剛來說,一點都沒有難度。
我還沒有把剛剛從櫃子裡拿出來的碗洗乾淨,羅宏剛已經削了五六個小叉子出來了。
剛剛把碗和小叉子都放水裡洗乾淨,拿出來晾在一邊,張蘭蘭拿著一個大硬紙箱子和一盒彩色粉筆走了進來。
這兩樣東西是我讓她去找的。
苗蕾的媽媽是三完小的老師,經常從學校給她拿粉筆,張蘭蘭找苗蕾比我找順利的多。
我讓羅宏剛幫我把紙箱子拆掉,裁成了一個長方形。
又拿出一節彩色粉筆,想了想,在紙箱子上寫了“小碗一毛,大碗兩毛”八個字,又在後面畫了個大大的西瓜。
這時候就不能寫中碗了,誰寫誰傻。
太陽西斜,看看客廳裡的座鐘,馬上就要五點半了,我讓羅宏剛把西瓜和小碗、小叉子放進小車,又拿家裡的桶接了兩桶水,還有兩個洗菜的小盆子。
“出發,去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