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公文包(第2頁)

 “去縣政府或者工業局送文件,掏出來的時候,‘刺啦···’,那是不是就尷尬了?”

 “你們知不知道香港那些出門上班的人,人家也提著包或者背個包,但是不但比張伯伯這個提包好看,而且還實用的多。”

 隨後,我把後世見過的,那種方形的,A4紙裝起來也完全沒問題的公文包給我爹畫了出來。

 “裡面分層,放文件的放文件,放工作手冊的放工作手冊,還有放筆的插口,公章、印泥、計算器···。”

 “對了,你們可以去市場上找找,有沒有小一點的計算器,讓廠家給你們定做一批放裡面。”

 “買公文包送計算器,不行再送支鋼筆,反正把價錢都加在公文包的費用裡面。”

 “這樣的公文包一提,多氣派!”

 “除了提手之外,再加個揹帶。騎自行車的時候,就能背在身上了,省的掛在車把上不方便。去市裡面坐公共汽車的時候,也可以把手騰出來拉著扶手。”

 “這種是男用的,你們還可以設計女用的···,帶花紋,或者有顏色,讓你們生產科畫出來幾個樣子,找那些機關裡的阿姨們問問,看看她們喜歡啥樣兒的,你們照著生產就行了。

 “對了,還可以做錢包和皮帶。”

 “錢包和皮帶用同樣的顏色的皮子做,花紋啊,商標啊,都弄成一樣的。讓張伯伯他們給你們生產實木的盒子,裡邊墊上絨布,把皮帶和錢包放一起賣。”

 “我聽我同學說,他爸去香港,就從香港帶回來一套這樣的,好像得兩三百塊一套呢?”

 “我看乾脆你們去買一套,照著人家的樣子做,人家賣三百,你們賣三十不行麼?”

 賣三十會不會虧?

 當然不會,賣十三都不虧,錢包和皮帶才能用多少皮子?

 我爹他們現在還沒有品牌的概念,不知道一件商品,特別是皮具這種類似於裝飾品和奢侈品的東西,賣出去的價格中,無形的價值應該佔一大部分。

 他們現在衡量成本,都是按皮子的面積來的,頂多再加上人工、水電、稅費之類的。

 我爹跟張伯伯早已經被震的說不出話來。

 錢包和皮帶賣二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