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音樂劇

“好吧,偷不了懶,就全力以赴。”

 “加油!”

 抽完了一根菸,江南好像被打了雞血,一下子蹦了起來。

 “臭小子,一驚一乍的。”

 旁邊的梅虹被嚇了一跳,聽明白了江南說的話才反應了過來,順手在江南的後背上又抽了一記。

 “哎呦···”

 江南先裝模作樣的躲了一下,隨即才問梅虹和蘇瑤剛剛在聊什麼。

 “聊華興和星辰港島分公司怎麼融合啊···”

 梅虹重新坐回了辦公桌後面,把江南也叫了過去。

 “來,大老闆,你來說說你什麼意見?”

 “你當家,我都沒意見,我又不懂管理···”

 江南擺了擺手,隨即又想起一件事情。

 “不過,有個很重要的任務,蘇瑤姐,接下來你把工作重心往這上面傾斜一下···”

 “你說,什麼任務?”

 “跟港島和灣灣那邊著名的製作人、詞曲作者和歌手接觸一下,能挖到公司就挖到公司,挖不倒也跟他們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我給你寫幾個名字···”

 江南拿起桌上的筆,在一張紙上寫了二十幾個名字。

 蘇瑤接過來一看,說是港臺,但名單上寫的基本上都是灣灣那邊著名的製作人和歌手。

 很多人的名字說出來都是如雷貫耳,金曲榜上的常客,不過也有蘇瑤沒什麼印象的。

 “吳俊林,這個人是誰?”

 “唱《浪人情歌》那個。”

 “你是說五百···”

 灣灣流行音樂在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時間裡創造了華語流行音樂最後的輝煌。

 在這二十年中,灣灣的唱片業成就了大半個華語流行音樂市場,甚至當時製作的一些金曲,直到三十年後也依舊能在演唱會上引起萬人大合唱。

 不誇張的說,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灣灣流行音樂的一席之地。

 而與之相對應的,除了上華、福茂、滾石、飛碟、巨石、點將等江南耳熟能詳的唱片公司之外,就是大量才華橫溢的音樂製作人和歌手,甚至有很多歌手本身就身兼製作人的身份。

 只是這種輝煌的局面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便開始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