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娃 作品
第三十章 到安東(第2頁)
邊棹曲紹揚,暫時接替王長亮成為二棹。
木排順江漂流,水老鴰和曲紹揚站在排頭上,看著江兩岸群山,起起伏伏的向後退去。
“愣虎兒,你看江邊,那都是咱放排人的墳,一代一代的,不知道多少木把,被埋在這裡了。”
“當初跟我一起放排的那些人,到如今還剩下的,已經沒幾個了。
愣虎兒,聽師父一句勸,這一行不長久,趁著年輕攢點兒錢,將來買房子置地,踏踏實實過日子。”
前幾天,曲紹揚已經正式拜水老鴰為師,現在倆人是師徒關係。
當著外人,曲紹揚管水老鴰叫頭棹,私底下,就叫師父。
水老鴰這輩子無妻無子,好不容易收了個徒弟,把曲紹揚當親兒子看待。
“哎,知道了,我聽師父的。”
曲紹揚早就看透了,放排伐木不是長遠之計,只是限於身上還有三年的合同,暫時安身而已。
木排在江上又漂了七八天,順順當當過了馬面石、土地臺、鴨圈、菸袋鍋、羊魚頭等哨口,總算到了靠近安東的最後一道哨口,馬市臺。
馬市臺以前叫虎山,早在明朝時,這裡就是與鄰國貿易的大馬市,漸漸地形成了繁華的市井之地。
尤其是清朝中後期,從長白山下來的木排大多在此停靠,一時間家家戶戶變成了“半掩門”和“海臺子”,專門打木把的主意。
木把們之間流傳這麼一句話,“木排來到馬市臺,木把不願把家還。”
從中可見,馬市臺對木把們的吸引力。
馬市臺兩岸形似虎踞的大山鎖江,水深風緊,白浪滔天,而且是過了前面三個相連的小哨口,最後才是大哨口。
大小哨口,哨哨相連,老木把都說,三小哨好過,馬市臺難行。
插著“錢修成老排”旗幟的頭排在前,首先進入水勢洶湧的馬市臺水域。
排一進哨口,便被水浪鼓動的左右打晃,上下跳躍,江水一蕩,將木排拋上浪尖,隨即再一落,木排又被摔下浪谷。
這裡的風浪大,江水深,一個不小心,排頭鑽水,人和排都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