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娃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春耕(第2頁)
雞鴨鵝稍微麻煩點兒,主要是家裡沒有抱窩的老母雞,只能在炕上鋪了被褥,把蛋都擺在上頭,慢慢孵化。
這是個技術活,林若蘭請教了不少人,跟人家學的,能不能成,不知道呢。
開春,該種地了,在種地之前,還得請了官府的人來清丈,釐定土地數量、等級等。
官府清丈完畢,補交剩餘的錢款之後,登記造冊,發地契,這塊地,才算真正歸個人所有。
這一片荒地,清丈後確定,共有七百二十畝。
曲紹揚給官府那頭使了錢,最後定了中等田,過幾年養成熟地了,稅賦可以少交一些。
當初約定好的,夥計們過來給幹活開荒,開出來的荒地有他們半成。
這七百二十畝地的半成,就是三十六畝,正好一個夥計能得二畝地。
曲紹揚跟劉東山商議之後,在荒地的東南角,劃出來三十六畝地,給那些夥計分了。
當夥計們拿到屬於自己那兩畝地的地契時,一個個激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地雖然少,但是這完全屬於自己,以後慢慢攢,積少成多,總有一天他們也能有大片的良田。
到時候,他們也可以自己蓋一處院子,娶妻生子,在關東山正式落地生根。
除去分給夥計的,剩下那些,曲劉兩家平分。、
正好荒地中間還有個大水泡子,就以水泡子為界,往後要是天旱,還能用泡子裡的水澆灌莊稼。
地分好了,再用犁杖重新趟一遍,就可以播種。
劉東山、曲紹揚,領著家裡這十七八個夥計,成天在地裡頭忙活,趟地、刨埯、點種、踩埯。
這麼大片地,可不是三天五天能種完的,這一忙就到了四月中旬,好歹把大部分地都種上了。
就剩下些地頭地腦兒,犄角旮旯的位置,種點兒紅小豆、豌豆、倭瓜啥的就行了。
四月十二這天傍晚,地裡收了工,眾人趕著馬,扛著鎬頭回家來。
一進門,劉東山就喊道,“媳婦,飯好了沒有,餓死了。”
春種秋收,是莊稼院裡最忙最累的時候,在地裡忙活一天了,又累又餓。
這是個技術活,林若蘭請教了不少人,跟人家學的,能不能成,不知道呢。
開春,該種地了,在種地之前,還得請了官府的人來清丈,釐定土地數量、等級等。
官府清丈完畢,補交剩餘的錢款之後,登記造冊,發地契,這塊地,才算真正歸個人所有。
這一片荒地,清丈後確定,共有七百二十畝。
曲紹揚給官府那頭使了錢,最後定了中等田,過幾年養成熟地了,稅賦可以少交一些。
當初約定好的,夥計們過來給幹活開荒,開出來的荒地有他們半成。
這七百二十畝地的半成,就是三十六畝,正好一個夥計能得二畝地。
曲紹揚跟劉東山商議之後,在荒地的東南角,劃出來三十六畝地,給那些夥計分了。
當夥計們拿到屬於自己那兩畝地的地契時,一個個激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地雖然少,但是這完全屬於自己,以後慢慢攢,積少成多,總有一天他們也能有大片的良田。
到時候,他們也可以自己蓋一處院子,娶妻生子,在關東山正式落地生根。
除去分給夥計的,剩下那些,曲劉兩家平分。、
正好荒地中間還有個大水泡子,就以水泡子為界,往後要是天旱,還能用泡子裡的水澆灌莊稼。
地分好了,再用犁杖重新趟一遍,就可以播種。
劉東山、曲紹揚,領著家裡這十七八個夥計,成天在地裡頭忙活,趟地、刨埯、點種、踩埯。
這麼大片地,可不是三天五天能種完的,這一忙就到了四月中旬,好歹把大部分地都種上了。
就剩下些地頭地腦兒,犄角旮旯的位置,種點兒紅小豆、豌豆、倭瓜啥的就行了。
四月十二這天傍晚,地裡收了工,眾人趕著馬,扛著鎬頭回家來。
一進門,劉東山就喊道,“媳婦,飯好了沒有,餓死了。”
春種秋收,是莊稼院裡最忙最累的時候,在地裡忙活一天了,又累又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