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娃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三個蘆頭的轉胎參(第3頁)

    “行啊,師父說叫什麼,就叫什麼唄。師父,這參咱賣麼?”

    “賣什麼賣?這是寶貝,不說價值連城也差不多了,不能賣,留著當傳家寶。”

    劉東山瞪了徒弟一眼,嫌他說要賣人參。

    “嘿嘿,我就是問一問。”曲紹揚被師父訓了,只撓了撓頭,嘿嘿的笑。

    “快,趕緊去扒苔蘚還有樺樹皮,趕緊打參包子,別耽誤時間久了,跑漿氣。”

    劉東山小心翼翼的捧著那苗參,打發曲紹揚去幹活。

    曲紹揚到陰坡,用刀子挖了一大塊青苔,然後又從樺樹上扒下來大塊的樺樹皮。

    劉東山將鳳翔參放在了苔蘚上,然後捧了些原地的土,將參鬚子蓋住。

    接著用苔蘚將參包起來,再用樺樹皮裹緊了,外頭用榆樹皮裡面柔韌的部分,捆紮好。

    山參這樣包起來,可以長時間保鮮,不會幹掉爛掉。

    忙活完這些,劉東山又指揮著曲紹揚,在附近找一棵紅松樹。

    然後在離地一人來高的位置,扒掉一塊樹皮。

    用斧子,在露出的樹幹上,左邊刻兩道,表示他們是兩個人來放山。

    右邊刻六道,說明他們是拿到了六品葉。這就叫砍兆頭。

    有的人砍兆頭還會在上面刻年月。

    更有一些人,兆頭上不刻橫道,而是刻一種特殊的符號,被稱為花碼,主要就是不想被人知道放山的具體信息。

    砍完兆頭,還要給兆頭洗臉,就是用火將四周的松油燒掉,避免年深日久,兆頭就看不清楚了。

    忙活完這些,師徒倆背上行囊,就準備往外走了。

    這一趟他們出來又將近半個月,估計家裡頭都等的著急了。

    師徒二人沿著來時的路往回走,還沒等走到那山谷呢,忽然就聽見“哦、哦”的動靜。

    二人不由得一愣,這是狼又來了?

    這幾天一直很消停,爺倆還以為那些狼不敢再來了呢,這咋又來了?

    就在二人疑惑之際,忽然聽見“嗷嗚”一聲。

    二人頓時覺得頭皮發麻,身上一陣酥麻感,從頭延伸到後背。

    “草,這些狼又跟老虎較上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