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娃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鬧狼災(第2頁)
人群中,不知道誰忽然冒出來一句。
“對,對,咱不能再坐以待斃,得想想辦法,把這些禍害給除了。
要不然,咱還怎麼安心過這個年?”有人提頭,其他人紛紛附和。
貓耳山歸屬於通化管轄,這邊只有個分防巡檢,而且只是夏天駐紮在貓耳山,冬季就去八道江了。
也就是說,現在指望衙門幫忙那是不可能的,一切全憑他們自己。
大家夥兒商議了之後決定,每家派出一個主事的人,就在分防巡檢的衙門大院裡,聚集起來開個會。
貓耳山周邊,大概有二三百戶人家,大家夥兒湊到一塊兒,七嘴八舌的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來。
最後,眾人提議,先選出一兩個有能耐有本事的人領頭,大家夥兒聽他安排就行。
正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七口當家八口主事的,啥事兒也辦不成。
眾人選來選去,最後推舉了老周和劉東山倆人。
老周來貓耳山早,人緣在那兒。
劉東山雖然來的晚,但是家大業大,徒弟能幹,家裡養了那麼多夥計,而且劉東山還有一身的好功夫。
由這兩人領著,其他人配合,先把這一場危機過去。
老周這人性格挺好,他覺得自己沒那麼大本事,於是就提出來讓劉東山主導,他從旁協助。
劉東山一看這個情形,也沒推卻,就這麼順水推舟應承了下來。
之後,劉東山在曲紹揚的建議下,提出來幾點。
一個是各家各戶加固自家的園杖子。
東北本地人以前是不夾園杖子的,闖關東的人到此後,才興起了用木棍夾園杖子。
大多數人家的園杖子就一人來高,身手利落的年輕人直接就能跳過去,更別提野獸了。
所以這第一件事就是加高加固園杖子,避免野獸跳進去霍霍人和牲畜。
第二個就是在屯子前後,幾條主要進屯子的路上,挖陷阱、下套子,周圍做好標記。
屯子裡的人輕易不要出去走動,避免誤傷。
第三個就是告誡各家的孩子,不許出自家大門。
學堂裡唸書的也都暫時別去了,老實在家待著。
“對,對,咱不能再坐以待斃,得想想辦法,把這些禍害給除了。
要不然,咱還怎麼安心過這個年?”有人提頭,其他人紛紛附和。
貓耳山歸屬於通化管轄,這邊只有個分防巡檢,而且只是夏天駐紮在貓耳山,冬季就去八道江了。
也就是說,現在指望衙門幫忙那是不可能的,一切全憑他們自己。
大家夥兒商議了之後決定,每家派出一個主事的人,就在分防巡檢的衙門大院裡,聚集起來開個會。
貓耳山周邊,大概有二三百戶人家,大家夥兒湊到一塊兒,七嘴八舌的也說不出個子午卯酉來。
最後,眾人提議,先選出一兩個有能耐有本事的人領頭,大家夥兒聽他安排就行。
正所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七口當家八口主事的,啥事兒也辦不成。
眾人選來選去,最後推舉了老周和劉東山倆人。
老周來貓耳山早,人緣在那兒。
劉東山雖然來的晚,但是家大業大,徒弟能幹,家裡養了那麼多夥計,而且劉東山還有一身的好功夫。
由這兩人領著,其他人配合,先把這一場危機過去。
老周這人性格挺好,他覺得自己沒那麼大本事,於是就提出來讓劉東山主導,他從旁協助。
劉東山一看這個情形,也沒推卻,就這麼順水推舟應承了下來。
之後,劉東山在曲紹揚的建議下,提出來幾點。
一個是各家各戶加固自家的園杖子。
東北本地人以前是不夾園杖子的,闖關東的人到此後,才興起了用木棍夾園杖子。
大多數人家的園杖子就一人來高,身手利落的年輕人直接就能跳過去,更別提野獸了。
所以這第一件事就是加高加固園杖子,避免野獸跳進去霍霍人和牲畜。
第二個就是在屯子前後,幾條主要進屯子的路上,挖陷阱、下套子,周圍做好標記。
屯子裡的人輕易不要出去走動,避免誤傷。
第三個就是告誡各家的孩子,不許出自家大門。
學堂裡唸書的也都暫時別去了,老實在家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