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神探狄仁傑是如何獲得女皇武則天信任的(上)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受到正式承認的、絕無僅有的女皇。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大背景下,她僅憑孤身一人,一路披荊斬棘,靠著鐵血與權謀奪走了兒子皇位,自己即位稱帝。
可以說,她能做上皇帝的難度,甚至超出了白手起家的劉邦與朱元璋。
所謂經歷決定性格,武則天覆雜動盪的一生,導致了她性格上的多疑與嗜殺。在主政前期,為了打壓異己,她不惜重用酷吏,大肆殺戮大唐宗親與元勳老臣,遭受迫害致死的高官重臣數不勝數。
狄仁傑是高宗李治提拔起來的官員,素以忠直著稱。因性格耿直、敢說敢講,曾多次遭朝中奸佞排擠,甚至受來俊臣構陷入獄,一度從宰相貶為縣令。而最後,他不僅保全了性命,還榮歸宰相崗位,成為武周後期武則天最為得力與信任的助手。
那麼,他究竟有什麼樣的人格魅力,能夠得到女皇如此賞識,並在詭譎多變的政治環境中保持德行操守、得以善終呢?
【01】 科舉入仕,靠實幹進身,符合女皇用人標準
提起狄仁傑,其在當今社會的知名度與火爆度,恐怕不亞於任何一位當紅演藝明星,以他為原型上映的影視作品汗牛充棟。劇中的他不僅英俊瀟灑、斷案如神、武藝高強,而且飛天遁地、未卜先知、無所不能,簡直就是正義與智慧的化身。
那麼,歷史上的狄仁傑真的有這麼牛嗎?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翻開浩如煙海的史籍查詢,我們會發現,狄仁傑的家境並不簡單。
他於公元630年生於幷州,今山西太原,比同為幷州人的老鄉武則天小了五歲。
其先祖原為甘肅天水一帶的羌人首領,在五胡十六國時一直是部落豪強。北魏、北齊時期,狄氏家族高官輩出,到了隋唐年間才逐漸沒落。狄仁傑的父親狄知遜曾擔任過大唐夔州長史,相當於現在的地市級幹部。
這樣的家庭,在大唐不高不低,讓他既與朝中權貴毫無關聯,免去了日後政治清算的麻煩,也有條件得以接受當時較好的教育。
他自幼刻苦攻讀,以明經舉人身份步入官場,在汴州做了個判佐的從七品小官,負責辦理基層刑獄。任內,因工作成效突出,受到河南道黜陟使閻立本的欣賞與推薦,升任幷州都督府法曹,仍然從事老本行。
一次,狄仁傑的同僚鄭崇質接到了出使遠方絕域的任務,“遠方絕域”四個字是套用《資治通鑑》的原話。
之所以稱絕域,是因為大唐的國土極為廣袤。向西延展到中亞,向北到了貝加爾湖,向東囊括整個朝鮮半島,向南直抵越南中部地區。無論你往哪個方向走,沒有一到兩年、甚至更長時間,根本回不來。
武周時期的邊遠地區治安狀況,已不像貞觀年間那麼安全,時有戰火發生,一旦遭遇搶掠,會有喪命風險。鄭崇質的母親年歲已高,又罹患重病臥床不起。這一走,不僅無法在床頭盡孝,而且母子很有可能再也見不到了。
狄仁傑實在不忍這副生離死別的場景,主動找領導藺仁基、李孝廉,請求代替鄭崇質出行。
藺仁基與李孝廉原本一直不和,誰也瞧不起誰。狄仁傑不顧個人安危,慷慨替同僚赴難的義舉深深觸動了他們,使他們倍感愧疚。不僅親自出面協調取消了這次出使任務,還相互握手言和,成了朋友。
儀鳳元年(676年),表現優異、群眾基礎良好的基層司法工作者狄仁傑,調入國家最高法院大理寺,成了分管全國司法案件的從六品法官。
一年內,他先後處理審結了大量積壓案件,共涉及一萬七千餘人,竟無一人質疑上訴。影視劇中的神探之稱,名副其實!
有一次,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左監門中郎將範懷義所部士卒,誤砍了栽植在太宗昭陵墓旁的柏樹,被大理寺檢舉告發,建議依照律法予以撤職處理。
高宗李治惱怒他們無故驚擾父親陵寢,在大理寺呈報的批件上專門交代要將二人處以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