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唐玄宗出場秀之首任節度使薛訥
薛訥是名將薛仁貴的長子,生於貞觀末年,武周時入仕,做過城門郎、藍田縣令等職。
聖曆元年(698年),後突厥進犯河北。武則天因薛訥家世顯赫,把他提拔為左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讓他率軍阻擊後突厥。因作戰有功,晉升幽州都督、安東都護。
景雲元年(710年)十月,睿宗李旦任命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大都督,全面統領幽州地界軍政事務,成為有唐以來第一位節度使。
所謂節度使,是節制與支度的統稱。節制即指揮調度,支度指軍需供應。節度使集指揮調度、屯田供應於一身,有些類似於現代的戰區總司令。
薛訥鎮守幽州期間,從不主動招惹事非,後突厥也不敢輕易進犯。戍邊二十餘年,闔境安然無事。在時局動盪的情形下,有力確保了北疆的穩定。
先天元年(712年),薛訥的部屬,燕州(屬幽州管轄,今北京西南)刺史李璡因對薛訥不滿,在宰相劉幽求面前詆譭薛訥。
劉幽求遂向玄宗推薦用左羽林將軍孫佺取代薛訥,把薛訥調整到幷州(山西太原)任長史。
孫佺太想證明自己,一經到任,就打著恢復營州(遼寧朝陽)的名義,統率所部兩萬八千唐軍東擊契丹。結果在冷陘(今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西北)一帶遭遇伏擊,全軍覆沒。孫佺也不幸為契丹所獲,獻給了後突厥,被默啜可汗處死。
契丹世居遼西,貞觀年間歸附大唐,太宗在其地設置了松漠都督府,由契丹王大賀氏兼任松漠都督,賜李姓,歸營州管轄。
武周時期,營州都督趙文翽失政無道,盤剝凌辱契丹。時任松漠都督的李盡忠不堪壓迫,率領契丹起兵造反,攻陷營州,殺死了趙文翽。
後來雖然在後突厥默啜配合下,撲滅了這次起義,但營州建制一直沒有恢復。
冷陘之戰失利後,有人找到薛訥,勸他說:“現在東邊的靺鞨、奚、霫等部落一直想投靠大唐,只因營州沒有恢復,才不得不依附突厥。如果重建營州,他們一定前來歸化。”
薛訥相信了他的話,奏請玄宗進擊契丹,恢復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