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西原慘敗潼關失守,哥舒翰英雄末路(第3頁)
隨後跟進的唐軍主力見到前軍已敗,不戰自潰。哥舒翰扔下軍隊,帶領麾下數百騎逃走,從首陽山向西渡過黃河逃入潼關。
潼關城外出於防禦需要,構築有三道寬兩丈、深一丈的塹壕。跑在前面的士卒連人帶馬墜落下去,不一會兒就填滿了大坑,後面的人踩踏著他們繼續前行,得以僥倖進入潼關的不過八千多人。
六月初九,崔乾佑領兵趕到。失魂落魄的唐軍無力再戰,倉皇棄城西撤。崔乾佑不費吹灰之力,一舉攻陷了阻擋他們長達半年之久的天險潼關。
哥舒翰逃到關西驛(今陝西華陰東),貼出告示收攏散卒,準備重新奪取潼關。他的部下火拔歸仁知道大勢已去,不願再替大唐賣命,率百餘騎兵包圍了驛站,大聲對哥舒翰喊道:“敵軍追來了,請大帥上馬。”
哥舒翰乘馬走出驛站,火拔歸仁率眾跪倒在哥舒翰馬前,悲憤的說:“二十萬大軍一戰之下全軍覆沒,您還有什麼臉面去見天子!難道您不知道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場嗎!請您東行,歸降安祿山。”
哥舒翰不同意,剛想下馬,被火拔歸仁按住,用繩子將他的腿緊緊捆綁在馬腹上,裹挾著其他不願投敵的將領,向追擊前來的叛將田乾真請降,田乾真將他們全部押送洛陽。
安祿山得意洋洋的看著哥舒翰:“你過去總是看不起我,現在怎麼樣!”
經過這番奔波離亂,哥舒翰已然萬念俱灰。是啊,他能怎麼樣呢!早就勸告玄宗不要出潼關、不要出潼關,可玄宗把他的話當成耳旁風,只聽禍國奸臣楊國忠的忽悠。
絕望之下,他豪氣全無,跪下來乞求說:“是臣錯了,臣有眼不識聖人!現在天下還沒有平復,李光弼佔據常山,李只據有東平(今山東泰安轄縣),魯炅駐守南陽。陛下若能留臣一條命,臣只須片紙一張,就能讓他們開城歸降。”
安祿山大喜,當即任命哥舒翰為司空、同平章事,享受大燕國宰相待遇。
安祿山又把眼光望向火拔歸仁,面色冷然的說:“你背叛主公,不忠不義。像你這樣的人,留著何用。”左右衛士一擁而上,將火拔歸仁拖出斬首。
火拔歸仁曾經也是叱詫四方的沙場名將,早知如此,何不力戰而亡,好歹落個忠烈名聲!
哥舒翰寫信招撫李光弼等人,不但沒起半點效果,反倒引來一片斥責。安祿山見他已經沒用,也懶得再動手殺他,把他囚禁看押起來。後來安慶緒敗走洛陽前,派人處死了他。
這一戰的罪魁禍首,自然非唐玄宗、楊國忠莫屬。但哥舒翰作為戰役指揮員,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哥舒翰作風硬朗、擅打硬仗,在明明知道敵軍設伏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打的謹慎、穩妥,甚至保守一些。即便作戰不力,也可憑藉兵力優勢且戰且退,有序撤入潼關繼續組織堅守。
可他仍然沿用慣常戰法,一味猛衝猛打,結果接連中招。在戰局發展不利的情況下,又扔掉陷入混亂的唐軍不顧,第一個臨陣逃脫,造成唐軍大量傷亡。好不容易拼湊而成的二十萬家底,折損的只剩八千多人,直接導致潼關淪陷!
哥舒翰從一名邊軍將領,到身兼河西、隴右節度使,身經大小戰鬥無數次,一度打的胡騎不敢犯邊,是威震西疆的名將。天寶十二載(753年),有邊民還曾專門為他作歌稱讚:“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俱往矣!那個衝鋒陷陣的猛將,能斬敵酋於馬下,卻無力對抗朝中奸臣的詭譎心機。當初的意氣風發,變成了現在的英雄遲暮。
對於他來講,生與死其實並不重要。滿腔為國志,卻為奸人害,才是他最大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