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134章 李希烈火上澆油(第2頁)
如果說梁崇義造反是為了懼,朱滔造反是為了利,王武俊造反是為了名,田悅造反是為了義,李惟嶽和李納造反是為了權,那他李希烈圖什麼呢!他三十歲就順利做上淮西節度使,既不缺錢更不缺權,難道還想要我大唐江山!
透過歷史的煙塵,讓我們試著分析一下李希烈謀逆的心路歷程!
李希烈年少從軍,跟著他的親叔兼義父李忠臣起家。提起李忠臣,在中唐那個混亂年代也稱得上是個叱吒風雲的人物。他本名董秦,平盧軍出身(平盧軍原在遼東一帶,後遷到山東),歸安祿山節制,向以作戰勇猛著稱。
安祿山造反,他立場堅定沒有附和,毅然選擇站在朝廷這邊與安祿山展開鬥爭,且屢立戰功。擔任淮西節度使後,每逢朝廷有難,需要藩鎮勤王時他總能第一個站出來,代宗感念他的忠義,替他改名叫李忠臣!
只可惜這麼一位從戰火中淬鍊出來的忠義將領,卻沒能經得住權力的考驗,官至節度使後他變得極度暴虐、強橫與貪婪。他所領導下的淮西軍戰鬥力強悍,軍紀卻極為敗壞,抄掠搶劫無惡不作。
大曆二年(767年),同華節度使周智光造反,李忠臣奉命征討,在進入華州(今陝西華陰)後放縱軍隊大肆搶掠,竟使潼關至赤水(陝西渭南華州)兩百里內人煙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