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狼木 作品

第186章 “二王、八司馬”與永貞革新(下)(第3頁)

 《資治通鑑》對此一歷史事件持負面態度,字裡行間充滿了對王叔文、王伾的不屑與鄙夷。

 而後世一些史學家,則秉持著凡是封建社會反對的就是好的、凡是封建社會讚美的就是壞的這一態度,對“永貞革新”給予了充分肯定,稱他們代表著民心民意。

 歷史上的事不太好評價,只能說立場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評價結果。比如,明明是暴民的義和團,也可神化為“農民起義”;明明是殺人變態狂的張獻忠,也可定性為反抗封建社會的英雄。

 對於這一事件,我的看法是:這就是一次沒有成功的政治洗牌,沒什麼遠大目標,更談不上革新,有的不過是對權力與利益的拼命攫取,如此而已!

 那麼,這次革新為什麼沒有成功?原因有三:

 第一,缺乏政治鬥爭經驗。作為小團伙的核心,王伾、王叔文在給李誦當侍讀前,都查不到有任何從政經歷。王伾是弄臣,情有可原。王叔文五十多歲,也不過是個言官。如果李誦身體健康,二人當個合格參謀沒有問題,但代表李誦獨擋一面卻是無法勝任。這就好比讓一個只上過小學的人,硬去完成大學的學業,怎麼可能做到呢!

 德宗晚年朝政紊亂,各色勢力暗流湧動,不論是宦官、文臣還是藩鎮,都在明爭暗鬥。如此複雜詭譎的政治形勢,不是看過幾本書就能解決的。

 “二王”他們在順境時不考慮如何建立統一戰線,拉攏權力集團,卻忘乎所以的封官許願;面對逆境又束手無措,亂招迭出。與遍佈朝堂的那些政治高手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不敗才怪。

 第二,耍弄陰謀不用陽謀,搞“小圈子”至上,徹底孤立了自己。政治家與政客的最大區別,在於政治家善用陽謀,而政客總玩心機。王叔文一黨多為言官出身,查人過失者如果心術不正,往往看誰都像壞人。他們整天裝模作樣、故作神秘,把本該在朝堂上集體商議決策的大事,弄成了小圈子暗箱操作的詭秘事件,耍小手腕、使小權術,格局小、眼皮淺,猖狂一時、糊塗一世。

 第三,目標不一,動機不純。王伾貪錢,王叔文求名,韋執誼想做官,其他的團伙成員也都各有各的目的。在尚未完成內部思想統一的情況下,冒然上陣。沒有清晰的目標綱領,沒有高尚的人品操守,沒有長遠的政治規劃。只知東刨一鋤頭、西打一棒子,不敗何待!

 透過歷史的煙雲,把握歷史的真相,其目的並不是要矯情較真,而是堅持用獨立的視角去思考和審視一切,這是保持獨立人格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