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山示月 作品

第36章 智子,三體,二借東風(第2頁)

三體人的生活高度依賴科技。他們利用先進的技術來適應惡劣的環境,比如建造巨大的建築結構來保護他們免受極端氣候的影響。科技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從交通到醫療,再到教育和娛樂。

時間拉著蕭處楠,準備去幹點大事。

去找水滴。

乃至。

二向箔。

(本章完)

注:《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三體問題是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的一個數學問題,指的是三個質量相近或相同的物體共同組成一個系統,需要計算出它們在各自的引力的相互作用下的運行規律和軌跡,然而這是計算不出來的。三體系統是一個混沌系統,三個物體的運行沒有規律,無法預測。

恆紀元是指三體行星正好被星系中三顆恆星中的一顆捕獲成為其衛星,其出現的預兆就是天空中出現兩顆飛星,因為這意味著星系中其他兩顆恆星都已經遠離三體行星不會影響到它,三體行星可以圍繞一顆恆星進行規律的公轉。由於三顆恆星的運行沒有規律,因此恆紀元無法預測且持續時間不等,書中提到過"西周"年代曾有過長達兩個世紀的恆紀元,而"紂王"時代只出現過五天恆紀元。恆紀元的出現意味著大地復甦,生命成長,在亂紀元中脫水求生的三體人可以在恆紀元時期浸泡重生,發展文明。而當恆紀元來臨時是否浸泡卻成了一個問題,若恆紀元過於短,浸泡造成的不是重生,而是文明的毀滅。而亂紀元則有三種形式,第一:雙日凌空,文明毀滅於烈焰之中;第二:三日凌空,雙日凌空加強版;第三:三日連珠,三顆恆星併成一排;第四:永夜,三顆恆星都遠離三體行星,造成無比寒冷的嚴寒長夜。與恆紀元一樣,雖然三體文明的古代曾有無數的人為了揭開其規律而努力,但最後卻只得到一個殘酷的事實:無論是恆紀元還是亂紀元,都無法進行預測,由於三顆恆星的存在,這裡是一個毫無規律的世界。

水滴是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ii·黑暗森林》中提到的由三體文明使用強互作用力材料(sim)所製成的宇宙探測器,因為其外形與水滴相似,所以被人類稱之為水滴。它對電磁波的反射率為100%,且絕對光滑,溫度處於絕對零度,強度高達太陽系中最堅硬的材料的百倍以上的堅硬外殼。在飛行時,水滴甚至可以毫不減速地做出違反動量守恆定律和角動量守恆定律的銳角轉向。在末日之戰中,僅一個水滴就摧毀了人類大部分的太空武裝力量(共計2008艘恆星級戰艦,有兩艘恆星級戰艦“青銅時代”號與“量子”號因接受了丁儀的提議提前進入深海模式從而在水滴開始攻擊時就加速至前進四逃離,另外還有四艘戰艦追捕章北海的自然選擇號時倖存),並在之後封鎖了太陽的電波放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