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儒雅隨和 作品
2.人在華山,是個讀書人(第3頁)
至於理解,那就算了吧,每次嶽不群考較江丘經典大義時那恨鐵不成鋼的眼神足以說明一切。
問答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嶽不群:“朝聞道夕死可矣,此言何解啊?”
江丘:“早上打聽到去你家的路,晚上就可以把你打死了。”
嶽不群:“??!逆徒,伸出手來,吃我一板!”
江丘:“師父饒命!”
諸如此類,像這種《掄語》方面的大義江丘還能回想起前世聽說過的一二。
考到其它經典更是無奈,江丘的手永遠伸得比嶽不群的板子快,主打一個自知之明。
就這樣,江丘在華山過著“快樂”的童年,平日裡有空了就要來思過崖轉一轉。
時不時打個坐練個劍什麼的,看看能不能刷新出傳說級師門野怪風清揚,還帶送獨孤九劍大禮包的那種。
結果顯然不是很理想,在思過崖晃盪了四五年了,一點風清揚的影子都沒見著。
讓江丘直呼前世寫同人的狗作者們整天盡騙人,說好的只要華山弟子展現一下高超的天賦就會有愛才前輩風清揚送大禮包的呢。
沒能混到獨孤九劍,江丘說實話失落是有一點,但也不是很難過。
畢竟劍法的強弱取決於用劍的人,獨孤九劍是因獨孤求敗而強大。
若是旁人施展的獨孤九劍,江丘有自信憑他兩坤年的刻苦修煉,不談佔據絕對上風,起碼遊刃有餘是應該的。
說的是誰自己心裡知道,江丘希望某位不給大禮包的高級野怪心裡有點ac數。
緩緩收功,完成了今日份的思過崖內力打磨,江丘起身順勢收起地上的佩劍,縱身躍起向著藏書閣飄然而去。
至於為什麼是藏書閣,別問,問就是江丘想好好做個讀書人,絕不是因為便宜師父嶽不群七天前傳信說這兩天回來考較功課。
寒冬臘月,一盞油燈在藏書閣亮起,背後感人故事不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