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去南極建測控站
那是地球最南端的地區。
談到南極,會議室這幫人首先想到的,是巨大的冰川、厚厚的冰蓋、笨蛋的企鵝、美味的磷蝦,以及太陽粒子與磁場碰撞產生的極光。
對於南極測控站的必要性,袁興洲是這樣認為的:
“即刻飛行目前的全球測控網,對於一些過南北極的極地軌道航天器,仍有跟蹤難度。”
“我們的測控核心區,主要是東經73°帕米爾高原、至東經135°的東北黑瞎子島,跨度僅佔據地球的62°角:東五、東六、東七、東八、東九區。”
“當航天器自北極向南極飛時,如果軌道無法途徑這些核心區,就得等待合適的圈數發佈指令……而等待的時間越長,失聯的可能越高,說不定哪一圈就把它丟了。”
“因此我認為,如果能在南極建立起一座極地測控站,安裝雷達、天線等設施,這樣的話我們幾乎可以做到每一圈,都能跟蹤到航天器!”
這個想法,秦宇是非常贊同的,但如果想在南極那種亂瓊碎玉的雪原,把測控站搞起來,肯定是個荊棘重重的事。
光是長年累月守在那片冰天雪地裡,每天對著一群耿耿叫的企鵝發呆,就夠人五內俱焚、六神無主了。
秦宇問道:“南極測控站的選址,你有什麼想法嗎?”
袁興洲說:
“來之前,我跟陳百成在一張麥卡托投影法繪製的南極地圖上,逐寸的尋找了一圈,初步敲定喬治王島地區、毛德皇后地區作為選址。”
“另外,南極點以東1700公里處的特拉諾瓦灣,也是一個理想選址。我們計劃建造起1到2個能容納50~100人的測控站,同時對外出租一部分做科考站使用,可以減輕成本壓力。”
秦宇嗯了聲,又問:“到南極冬季怎麼應對,想好了嗎,需要留多少人在那裡,才能維持基地的正常運作?”
袁興洲早有考慮,回答道:“留10個心理素質過硬的技術員、駐守南極,差不多就能捱過冬季。等開春的時候,會立即派人換崗的。”
秦宇點點頭,對這位四海航運部長的縝密思維還算滿意,隨後說:
“相比陸地測控站,地球上71%都是海洋,並且不用受領空、國境的限制。因此建造海上靈活移動的‘測控站’,至關重要。”
“此次蛟龍1號、蛟龍2號的首次出海,算是旗開得勝。你說說看,通過這次出行,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者需要哪些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