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各方反應,林間小屋(第2頁)
“兄臺言之有理!!”
但也不乏一些散修武者,眼中還是冒出了火熱的目光,舉著酒杯開口問道
“敢問那孤月邪俠現在到了何方地界?”顯然他們已經蠢蠢欲動,打算看看能不能前往搏個前程。
而那名散修也沒有耽擱,他看著窗臺外感慨的說道
“前些日子的動盪人盡皆知,他們現在已經到了…………”
………………………
南直隸江蘇,一座高山之上。
這座山離城鎮足有二十里的路程,巍峨崎嶇。植被駁雜,只是進入冬天之後大多數的枝幹都顯得光禿禿的。
圌山五峰相連,據說是宋時名將陳兵駐紮於此。而如今的主峰也是軍事重點,朝廷派了把總率軍駐守。
而此刻,西北一峰蜿蜒的山路上,宛如修羅場般屍橫遍野。
滿地的屍體與殘肢,在冬日裡被覓食的山獸啃噬得面目全非,只餘下白骨森森,與周遭的枯葉形成了鮮明而殘酷的對比。
枯黃枯瘦的枝幹上,噴濺的血跡如淒厲的紅花綻放,刀劍的痕跡交錯縱橫,如同悲鳴的傷痕。
被攔腰截斷的樹木更是數不勝數,經過一夜的寒風侵襲,血液凝固成暗黑的冰晶,若非是冬日嚴寒,此地早已成為瘟疫之源。
慘狀自山腳綿延而上,直至百米之外,讓本就刺骨的山路更添幾分陰森與寒意。
在山腰一處隱秘的叢林間,一個古樸的木屋被猛然撞開,房門如同脆弱的紙鳶般四散飛濺,“砰!!”的一聲巨響,驚擾了林間的寂靜。
兩個身影狼狽不堪地跌入屋內,塵土飛揚間,冬日的晨光雖不刺眼,卻映照出兩人身上的腐朽與疲憊。
小米兒披頭散髮,滿臉血汙,身上的袍子如同被狂風肆虐過的旗幟,破破爛爛,滿是兵刃留下的口子。
透過這些裂口,隱約可見結痂的傷口如同扭曲的疤痕,訴說著一路的艱辛。
而被他攙扶著的莫瀟,更是悽慘無比。肩膀上的衣物被徹底撕碎,露出新包紮的棉布,滲出的血跡與白色的棉布交織在一起,觸目驚心。
其他地方也佈滿了猙獰的傷口,有的已經快要痊癒,有的卻只是用真氣強行癒合,此刻仍在不斷泌出鮮血。
兩人氣喘吁吁地撐起身子,莫瀟握著已經崩刃的寬雲鐵劍,手指因長時間的戰鬥而微微顫抖。
往日的恣意瀟灑,此刻都化作了眼前的狼狽與掙扎。
外面寒風呼嘯,如同無數怨魂在哭泣。好在兩人及時躲進了木屋,否則真氣耗盡之下,不過一個時辰就會被這無情的寒風吞噬凍殺。
自青留山現蹤以來,錦華宗便如同餓狼撲食般緊咬著兩人不放。三月之內,他們絕不停歇地追殺著莫瀟與小米兒。
在江南地界之上,錦華宗之人更是肆無忌憚,每追至一處都會有眾多散修相隨。
再加上源源不斷從各個宗門分派趕來的弟子,可以說莫瀟和小米兒已經陷入了絕境,無處可逃。
就這樣,他們毫無喘息之機,只能相互周旋配合,一刻不敢停歇。
甚至一日之間要面臨三次生死戰鬥。若非小米兒功法特殊、莫瀟步法高絕且準備了足夠的丹藥,他們早已身死數十回了。
昨夜倉皇出逃的兩人來到南直隸鎮江府,卻根本不敢居住於城內。原本想著尋一山洞落腳喬裝打扮,卻還是被在外的散修發現。
最後一呼百應,那些散修如同紅眼的惡狼般圍殺而來,還引動了附近的錦華宗弟子趕來追殺。
二人狀態不佳,只能憑藉身法邊走邊退。
昨日行至圌山附近時,終究還是被人追上。莫瀟和小米兒拼死一搏,血戰至深夜。
幸好來人的修為並不算高,這一戰直至深夜才殺得血流成河,兩人最終才僥倖脫身。
只是可惜那近三十餘人終究無法趕盡殺絕,還是有幾個擅長輕功的散修逃了出去。
此刻的二人已經是強弩之末,強撐著找到了一處土坡之下僅僅修整了一個時辰。
原本還想著轉向脫身,可因缺食少糧、三月下來疲於奔命,莫瀟的身子終究還是頂不住了。
小米兒只能帶著他一點一點朝著山上走去。現在下山無疑是死路一條!
小米兒運氣不錯,還在山上撿到了一些凍死的野物。只能說今年的冬風來勢洶洶更為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