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車神 作品

第七十章為後計(第3頁)

 但桓玠卻有些釋懷的笑了,因為他知道這兩個兒子的才能,不足以成就大事,若是他本人年輕二十歲可能也會想著學劉備,也學叔父桓宣,匡扶漢室,匡扶楚室,但現在他已經是風燭殘年,又早早看透了世情。

 更多想的是為子孫計,當然說是子孫爭氣,你們學劉備,我支持!給大楚一個足夠體面的落幕。

 要沒這本事,沒這心氣,那就認清現實,站隊贏家,保家門不絕,求個富貴。

 他知道李如願

的為人,只要他的兒子不作死,即便作為前朝宗室也會有個不錯的安排。

 就怕二把刀,認不清現實,又不敢豁出去拼。那樣得不到富貴,更得不到好名聲。

 作為桓緋和桓綸來講,這倆人都沒什麼特殊才能,桓綸之前在建鄴為官,李如願入城的時候他是東府城守將,但真正掌握防務的是副手何徽,他則是完全不管事,何徽是堅決抵抗。

 結果就是東府城破,他相當配合,當即就去拜見李如願口稱“叔父”。然後就一直待在府邸裡等著戰亂結束。李如願直接讓他回徐州父子團聚。

 而長子桓緋,一直跟在父親身邊,算是也有治軍理政的經驗,但也就是中人之姿,沒什麼大才,也沒有太遠大的志向。

 因此他們在父親的面前都沒有說什麼,但實際上都選了第二條路。

 他們也不必公開站隊,只要守好徐州不反對李家,這往後就不用擔心家門富貴。就算李家敗了,也不必擔心。

 他們家已經算是宗室的遠枝了,沒有皇位繼承權,作為遠枝宗室對嫡系威脅不大,而按照曹魏、兩晉以及大楚的一貫政策,對待前朝宗室都是高官厚祿養起來,即便歷經三朝了,仍舊有奉曹魏宗廟的陳留王,奉晉宗廟河內公,奉漢宗廟的山陽公。

 雖然沒有實權,但地位清貴尊崇,並且還有許多遠房子弟在本朝為官,建鄴之亂時候守城戰死為桓氏盡忠臣子之中的就有前晉宗室司馬家的子弟。

 這要是讓地底下的曹魏皇帝們知道的,或許會感慨,姓司馬還有忠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