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留學和破解(第2頁)
陳麗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她不知道該如何抉擇自己的未來。一方面,美國的學術環境和科研條件確實非常優越,能夠為她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她的根在中國,她深知祖國在電子工程領域還有很多需要突破和發展的地方,她也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所學為祖國做出貢獻。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如同命運之手輕輕撥動了陳麗水的人生軌跡,讓她的研究方向發生了重大轉變。當時,歐洲發射了伽利略系統衛星,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瞬間吸引了全球科研界的目光。其民用波段的代碼如同神秘的寶藏,引發了無數科學家的探索慾望,陳麗水所在的實驗室也毫不例外地迅速投入到對這一系統的熱烈研究之中。
實驗室的燈光常常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依舊明亮,陳麗水獨自坐在那張堆滿資料和設備的桌前,宛如一位孤獨的戰士面對一座難以攻克的堡壘。她的雙眼佈滿血絲,卻依然緊緊盯著電腦屏幕上那一串串如同迷宮般的代碼。
起初,陳麗水試圖從系統的基本架構入手。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研究伽利略系統的相關文獻,瞭解其設計理念和通信原理。每一篇論文、每一本專業書籍都成為她探索的地圖,但這些公開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遠遠不足以揭開代碼的神秘面紗。
她開始運用自己深厚的數
學功底,從數論、概率論到線性代數,試圖構建數學模型來解讀代碼的生成規律。無數個日夜,她在草稿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計算,然而,一次次的嘗試都如同石子投入大海,沒有激起她所期望的浪花。
挫折並沒有讓陳麗水退縮,反而激發了她內心更強烈的鬥志。她意識到,常規的方法無法突破這道難關,必須另闢蹊徑。於是,她將目光轉向了信號處理和密碼學的領域。
陳麗水深入研究了各種先進的信號處理算法,嘗試將其應用於代碼的分析。她不斷調整參數,觀察信號的變化,尋找其中可能隱藏的規律。同時,她對密碼學的各種加密算法進行了深入剖析,試圖從對手的思維角度去理解代碼的設計邏輯。
在這個過程中,陳麗水經常陷入長時間的沉思。有時,她會對著一段代碼發呆幾個小時,腦海中不斷地模擬各種可能的情況。有時,她會在實驗室裡來回踱步,口中唸唸有詞,彷彿在與那些代碼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麗水在閱讀一篇關於混沌理論的文章時,獲得了靈感。她想到,也許伽利略系統的代碼生成並非遵循傳統的線性規律,而是一種複雜的混沌模式。這個想法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她看到了新的希望。
她立刻投入到新的研究中,嘗試建立基於混沌理論的模型。這個過程異常艱辛,需要處理大量的非線性方程和複雜的計算。陳麗水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忘記了吃飯和休息。
經過無數次的模擬和驗證,她的模型逐漸有了雛形。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模型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有時候,看似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但進一步的分析卻發現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陳麗水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但她的內心始終燃燒著不屈的火焰。她重新審視自己的方法,不斷地改進和優化模型。她開始引入機器學習的技術,讓計算機自動學習代碼的特徵和規律。
為了獲取更多的數據進行訓練,陳麗水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和整理相關的信息。她與其他實驗室合作,共享數據和資源,不斷拓寬自己的研究視野。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陳麗水逐漸摸到了門道。她發現,代碼中存在一些週期性的特徵,但這些特徵被巧妙地隱藏在大量的噪聲和干擾之中。為了提取出這些微弱的信號,她設計了一系列複雜的濾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