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龍 作品

劍起五行 第6章 故土他鄉(第2頁)

 說罷,將一小沓泛溢微光的縮地符拍在櫃檯,反推到蘇夜身前。

 “離了丹陽城,便是離開故土,”店掌櫃接著叮囑道,“若遇冷眼和疏遠,切莫氣餒。”

 蘇夜抱拳拱手,哽住的喉嚨,講不出半個字。

 店掌櫃轉過身,背對著蘇夜:“我今日閒來占卜,算出了兩個結果:一個是你會死,另一個是……”緩慢轉過頭,一字一頓道,“……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

 空氣中的水元素變得濃郁。

 四季如春的錦繡城映入眼簾。

 文聖孟揚曾在景和年間被貶黜時,在此地寫過一篇《錦繡詞》,後被史家和詞人稱為千古第一詞。

 穿過南城門,旁邊的牆體上有塊黑石,內容便是這篇詞文。

 蘇夜仰頭瞅了一眼,看不懂狂放的行書。兀自行至路邊,向擺攤賣棗的老漢詢問去茶館的路徑。

 老漢鄉音極重,便如那內城牆上鐫刻的詞文:分明入耳入目,卻是難解其意。

 再問幾人,白得了幾多冷眼。

 不得已,只好返身出城。

 徑奔福慧禪師坐化涅槃的道場,佛門興盛之地——吉蓮山。

 蘇夜沒上過私塾,讀書識字,識世立觀,皆是傳承自賣貨的祖父。

 祖父口中的和尚,總是慈眉善目,樂於普度眾生。

 問不了世人,可去問佛子。

 守山門的禿眉沙彌聽了蘇夜所請,單手合十。

 假裝閉眼,餘光瞥向蘇夜腰間玉葫蘆。

 上道的香客,便知此時該付香火錢。

 蘇夜對僧人的理解,沒沾染半點塵泥,分明看見沙彌行止,仍覺他是指點迷津。

 雙手合十,躬身道:“多謝高僧指點。”

 沙彌沒等來香火錢,氣惱放下手掌,問道:“這位施主,小僧何曾指點過你?”

 蘇夜茫然:“高僧看向在下玉葫蘆,不是讓我依靠法寶行事嗎?”

 沙彌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終是破了心念修持:“我佛,不渡窮鬼!”

 蘇夜未進山門,便被轟出了寺院。

 下山路上,失落多過氣惱。

 心目中無所不曉的爺爺,終歸有見不到之處。

 便如那首跑馬商販教授的《十八摸》,並非中原名曲,只是首民間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