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嚕聲比鬧鐘響 作品

第126章 論壇(第3頁)

 “那可以理解。”

 “對,但國利老師,當時你已經是‘大人’了吧?感覺這片子新鮮不?”

 “新鮮啊,那會兒誰見過這種特效啊!”張國利舉著話筒點著頭。

 “所以,這類片子也算是創新!其實不光是奇幻片,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也處處都是創新,比如龍叔的功夫喜劇、徐老怪天馬行空的江湖故事、星爺的無厘頭;他們其實不是這類風格的創始人,但卻是集大成者,集大成者,這也是一定意義上的創新。”陳燔侃侃而談,繼續給出自己的定義,“其實同時期我們內地也有新鮮的東西不斷地湧現,比如國利老師演過的《頑主》,現在回頭去看,依然頗有意味,後來馮導的《甲方乙方》也正是在這基礎上才獲得巨大的成功。90後,好萊塢開始進入內地,我聽前輩們說起這事,說當時我們的電影界中可謂是一片的風聲鶴唳。《真實的謊言》、《泰坦尼克號》,這讓我們第一次聽說大片這個概念。

 “對了,《泰坦尼克號》我都沒看完,只記得父母找了張不知道是正版還是盜版的dvd,請了幾個朋友在家裡看的,他們剛把片子塞機器裡,就把我從客廳趕了出去,我就躲在客廳門外隔三差五的偷聽幾句臺詞。只記得‘捷克斯洛伐克’這詞兒一出,大人們瞬間就開始拍大腿,也不知道他們激動個什麼勁兒!”

 陳燔忽然停住了話頭,衝著臺下猛眨眼,四周又湧起一些心領神會的笑聲。

 “再往後來,就得提一句陸釧導演了。我上初中的時候,學校組織大家去看《尋槍》,看完之後的我想法就是,哇,主旋律,居然也可以這麼拍?不是說我們只會拍打仗嗎?”

 陸釧:這破事兒還過不去了是吧!

 “之後的一段時間,我忙於學業,沒怎麼關注電影。中學生嘛,那會兒減負的口號喊得很響,但小縣城裡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偶爾也就在六套上看看老片子,我記得國利老師也當過電影導演,有個《好孩子》的片子,靈感來源和《土撥鼠之日》一樣,都是講得時間循環。這個概念在科幻迷眼裡算不上有新意,但放到電影行業那就讓人耳目一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看來,把其他文藝領域裡有亮點、但不出圈的東西放到電影裡,這也是一種創新。

 “上大學後‘意外’的遇見寧皓導演,參與了《瘋狂的石頭》,這是我第一次親身體驗一部電影的籌備、拍攝、發行的全過程。當時我以為正常的拍部電影就這樣,播出後才知道,這電影其實一點都不正常......”

 一旁的寧皓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陸釧則開始奮力的鼓掌,他是真喜歡這片子。

 “創新,正是創新的敘事手法和運鏡技巧,《瘋狂的石頭》給大家展示了小成本電影是怎麼在票房和口碑上做到雙豐收。大家看,創新有的時候似乎並不難,他可以是題材的發掘,可以是技法的更新,還可以是單純的花更多錢,只為構建出一個全新的世界。方才,幾位導演都提及了市場的變化和發展。而我想說的是,隨著市場的發展,電影,擁有著愈加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