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山路彎彎和遠山的伐木聲(求訂閱!)(第2頁)
所以我想,只要每一個人都儘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價值,那麼整個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也就成為必然了。
這大概是人的規律,也是生物進化的某種規律——是任何專橫的說教都不能淹沒、不能哄騙的規律!
這種以人為本的言論,在當時猶如一滾驚雷,驚醒了一個時代。
人們在讀到這封信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觸電”、“渾身顫慄”類似的字眼。
很快一場人生意義的談論,由這封讀者來信引發。
並一直持續很多年。
整個事件的始末,張旭做為曾經的親歷者,怎麼會不清楚。
讀者潘曉,實際上是華國青年雜誌社的編輯,綜合了兩個人的經歷,編造的一個讀者。
本質上就是對新聞事件進行藝術加工和炒作。
但這個事件的出發點,還是為了抨擊阻礙社會發展進步的舊
思想、舊作風、舊習慣勢力。
最終,潘曉原型的兩位讀者,一個被單位辭退,一個被大學退學。
人生從此走向另外一條道路。
“改革開放是為了生產力的解放,也可以說是人的個性的解放......。”
說到這裡,張旭腦海中一下有了小說靈感。
重活一次,總不能一直這樣隨波逐流,賺錢成名。
正好可以藉助這場風波,寫一本關於改革的小說。
也算為改革開放貢獻一點微薄之力。
“繼續說啊!怎麼一下停住了。”
劉明文見張旭說著說著一下停住,頓時心裡猶如貓抓一樣,急切的追問道。
“這個事件讓我突然有了一個靈感,正好可以寫一篇小說。”
“那你也接著說完啊。”
劉明文已經要抓狂了,哪有說話說一半,這麼吊人胃口的。
“‘人生的路為什麼越走越窄’,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和不滿,不就是為了尋求變革、尋求個性解放、尋求創造嗎?”
張旭的反問一下讓劉明文愣住了。
他熱衷參加這場討論,也是因為當前流行“一切向錢看”,讓他對未來充滿了迷茫,想通過參加這場討論,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是啊,為什麼不打破藩籬,重新定義人生呢!
這不就是改革開放的目的嗎!
劉明文整個人如同涅槃重生,一下從走進死衚衕的思維循環裡跳出來。
“張旭,你這個觀點實在太高明瞭,不寫篇文章實在對不起它。”
“我要準備寫一篇小說,而且很大可能是長篇小說,沒時間寫文章。”
張旭搖搖頭,拒絕了了這個建議。
“那我能用這個觀點嗎?”
劉明文眼裡充滿了渴望,如果張旭不寫,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寫一篇戰鬥檄文。
“你喜歡就好。”
張旭點點頭,絲毫不覺得有什麼惋惜。
在大家都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誰能說清楚到底哪裡有坑。
只有試過才知道。
要寫這種涉及改革的小說,改革帶來震動最大的工業經濟領域,無疑是最好的切入點。
張旭雖然聽說過,看到很多這方面的案例,但重生之後卻沒有這個領域的任何經驗。
作為社會剖析小說代表人物吳祖湘的弟子。
寫這種小說要是靠憑空臆造,估計會被先生逐出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