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爆火的《牧馬人》電影(第2頁)
這無疑給改革開放初期的國人帶來了堅定的信念。
《仁民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等主流報紙,更是刊登評論員文章。
讚揚電影表達了對家、對國質樸的責
任感,充分體現了華國人吃苦耐勞、勤勞勇敢的優秀傳統。
主流報紙的介入,更是引發萬人空巷看《牧馬人》的熱潮。
電影院把所有場次,都安排放映都無法滿足人們的要求。
為了多拿到電影拷貝,中影公司賣拷貝的部門天天被電影公司的人圍堵。
短短一個月時間,全國觀影人數就達到一億以上。
而《牧馬人》的成功,不但帶火了朱石茂、叢姍兩位主演,讓他們變成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張旭作為編劇也被大眾所知。
在《牧馬人》火熱上映之際,長影廠新片《山路彎彎》宣佈定檔上映。
這時人們才發現,由知名導演郭楊亭執導的《山路彎彎》,編劇居然又是張旭。
一時間,業內一片譁然。
能獲得謝進和郭楊亭兩位資歷豐富的導演的青睞,連續參與兩部備受期待的電影,這在影視圈中是極為罕見的。
張旭的名字迅速在業內傳開,一些導演開始主動聯繫他,希望能與他合作,創作出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
而更多的報刊雜誌,都想要採訪他這個《牧馬人》的原著加編劇,拿到第一手幕後資料。
短短几天時間,張旭就被鋪天蓋地而來的採訪弄的不堪其擾。
他的名字和照片開始出現在報刊雜誌上,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
對於一個剛剛嶄露頭角的年輕編劇來說,這樣的關注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榮譽,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眼看各種採訪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張旭跟吳祖湘說了一聲,便踏上返回山城的火車,原來輿論中心。
距離上次回山城已經一年多時間。
這一年多時間,與家裡聯繫全靠信件。
這年頭車馬慢,信件也不快。
國內從郵寄一封信,到收到回信,中間一點不耽誤,快的一星期,慢的話一個月也正常。
國際信件打底來回一個月以上。
所以,對家裡的情況,除了知道老媽楊紅梅身體挺好以外,別的僅從信上是看不出什麼的。
火車緩緩駛入山城站,張旭提著簡單的行李走出車站。
家鄉的氣息撲面而來,一切都是那麼熟悉,那麼親切。
他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山城特有的火辣空氣,心中湧起一股說不出的舒暢。
進入1982年,山城的街頭做生意的店鋪明顯多了許多。
偶爾還能看到挑著蘿兜四處賣貨的小販。
張旭下車的時候臨近中午,街邊的火鍋店雖然條件簡陋,照樣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張旭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著那些熟悉的老建築和新開的店鋪,感受到了山城的變化和發展。
這座城市正在逐漸擺脫過去的束縛,展現出新的活力和生機。他知道,這正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積極影響,也是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縮影。
回到家時,家裡就楊紅梅一個人在。
弟弟張遠肯定在上班,妹妹張媛也應該在學校。
看到他回來,楊紅梅高興的臉上樂開花。
“怎麼這麼久才回來!”
楊紅梅遞給張旭一杯水,埋怨道。
面對老媽的責問,張旭笑了笑,把自己這一年多來的經歷,簡單解釋了一遍。
“要是你爸還在就好了,知道你不但去日笨,還去了漂亮國,他一定高興的不得了。”
聽張旭聊起一年來的經歷,楊紅梅既高興又感傷。
張旭聽著母親的話,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媽,爸雖然不在了,但他在天上一定看著我呢。
我會努力的,不會讓他失望。”張旭握住母親的手,輕聲安慰道。
楊紅梅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她知道兒子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和追求,她為兒子感到驕傲。
“這次回來能待多久?”楊紅梅問。
“爭取一個月吧,後面還得去日笨繼續我的研究。”張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