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淮西的百年大計(第2頁)

 說到此處,李善長又嘆口氣,面上露出無奈。 

 李祺唏噓點頭:“原來如此!” 

 他這時才明白,父親為何說淮西派“日薄西山”,又為何說到“百年大計”,若以百年看,從長遠計較,淮西一派的確是要走下坡路的。 

 李善長輕哼一聲,繼續道:“鳳陽是我淮西一派老巢,只要將京城遷到了鳳陽,這我淮西派根深蒂固之地,想那浙東文人再怎麼鬧騰,也定掀不起波瀾!” 

 京城選址,不只關係到一國興衰,也關係到朝堂格局。 

 如若將京城定在鳳陽,淮西一黨自然能借著地利之便,紮根朝堂中樞。 

 試想,整個京城的商戶子民都是他淮西派的門生手下,京中豪富權貴都是淮西黨羽,誰還能影響他淮西一派作大? 

 到那時,即便是天子也不敢貿然損害淮西派利益,否則淮西派一怒之下,掀起京都大變,誰也擔待不起。 

 所以,遷都鳳陽,淮西一脈便能與國同休,永享富貴。 

 “孩兒終於明白父親的苦心了……” 

 李祺又一次唏噓點頭,隨即垂首思慮起來,但越想他越領會此中難處:“可陛下那邊……怕已打定主意不再遷都了……” 

 鳳陽那邊的事,鬧得太大,顯然已惹怒天子,只怕其放棄遷都之念。 

 李善長沉思片刻,緩緩擺手:“未必!”他再抿了口茶,又長舒口氣:“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上位眼下正在氣頭上,待到他氣消了,此事還有轉寰之機。” 

 李祺苦笑起來:“陛下這口氣,怕是難消了吧?”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哪是那麼容易息怒的? 

 李善長思慮許久,搖搖頭道:“上位之所以動怒,是覺得那些人打著他的名號禍亂百姓,折損了他天子英名……” 

 “如若……有人能替他將這些罵名背下,想他會慢慢氣消的……” 

 “待氣消之後,那遷都之事,自然能重新計議……” 

 這話倒是不假,朱元璋是個愛惜名聲的,憤怒緣由自是因民間罵名。 

 可誰能替他揹負罵名呢? 

 李祺不解:“只怕這背鍋之人,世上再也尋不到了吧?” 

 要知道,中都皇城的確是他朱元璋親自下令修建,行工部衙門的人無論做什麼惡,都要歸咎到他朱元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