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你也配叫良知?(第3頁)

 可當專司水利的宋良知說出實情,他哪裡還猜不出,這些淤泥全是從那坍塌的堤壩處挖掘出來的。 

 “哼,你倒是眼利……這些土方埽工被大水沖刷,又在那洪水中浸泡多時,早已面目全非……你竟還能一眼認出來……” 

 朱標幽幽點頭,冷眼望著宋良知道:“看來宋通判你倒並非不精工事……” 

 說到此處,他忽地目光一冷,聲量也更著放大了數倍道:“那你來說說,緣何這黃河河道的堤壩,會用這等粗劣物料修築?” 

 這一聲震喝威勢十足,直駭得滿堂官吏盡皆顫慄。 

 那宋良知登時又戰戰兢兢,兀自支支吾吾半天,方才辯解起來:“殿下……殿下此話何意,下官……下官聽不明白。”他仍在巧言狡辯,試探矇混過關。 

 朱標冷冷一笑,眼裡迸出殺意道:“宋通判,證據都擺在你面前了,你還想狡辯嗎?” 

 他霍然起身,拿起驚堂木猛地一拍道:“那修壩築堤所用埽工,當以竹木、草料、土石堆卷而成,依據河流湍急,這竹木與草料、土石的比例不一而足。” 

 “通常,這草木比例當是草七木三,但像黃河這等湍急河道,堤壩所需埽工當更堅固,竹木佔比也應當更高!” 

 說著,他指著那箱中淤泥道:“你看那埽工爛軟稀綿,那竹木比例可有三成?” 

 朱標聲聲厲喝,句句分析在行在理,說得毫無錯漏。 

 在場官員全都聽傻眼了,紛紛瞪大眼,迷茫互盼,尋求解釋,而吳仁行和宋良知二人,更是驚駭萬分。 

 他們哪裡想到,太子竟對這堤壩工事瞭解精深,照這情形,想仗著太子不通事理來矇混過關,已絕無可能! 

 瞪眼望著那箱中爛泥,宋良知的嘴角已在顫抖,經太子指辯,那偷工減料的事實已被指出,再不容人狡辯,而他作為主理衙司水利的專管官員,已是罪責坐實,再難狡辯。 

 “朝廷年年撥款,為的就是疏浚黃河河道,穩固河堤,而你宋良知身為河道主官,貪贓枉法,偷工減料,你也配叫良知,我看你的良知被狗吃了,你貪的這是錢,偷的這是料嗎,這是成千上萬百姓的命。”朱標怒斥道,直接

嚇得那宋良知身子一軟,癱坐下來。 

 望著已經癱軟的宋良知,朱標最後說道:“宋良知,到了這個地步,你還不老實交代嗎?”顯然,他是在給宋良知機會,讓他說出同謀來,朱標可不相信,區區一個通判,就敢犯下如此大案,必然有同謀。 

 還沒等宋良知回答,吳仁行率先跳了出來,一臉恨鐵不成鋼,直指著宋良知說道:“宋通判,你……你怎會這般糊塗啊!” 

 隨即,他又大步上前,一副正氣凜然模樣道:“本官平日是如何教導你的,做為一地父母官,就該真心實意替百姓謀事,替天子分憂,緣何……緣何你……你快說……你是否欠了賭債……才一時糊塗,犯下這欺天大錯!” 

 吳仁行這一番話,算是給宋良知提了個醒,讓他不要隨便亂開口,自己安生把罪認下來便是,反正這滔天大罪,一人擔了是死,兩人擔上也是死,若是牽連上了他們,想想自己的妻兒! 

 經吳仁行喝醒,宋良知緩緩回過頭來,用絕望無依的眼神望了望他,二人眼神交接,似正作溝通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