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江西填湖廣(第3頁)

 他這副無賴口吻,聽得朱標連連苦笑。 

 好一個指明方向……朱標深吸口氣,無奈搖了搖頭,心中暗歎起來,但願陸先生能順利,此事可關乎我大明民生安定啊! 

 也不怪朱標如此擔心,實在是朱元璋交託之事,實在干係重大。 

 大明建國後,朱天子一直貫徹一項基本國策——移民。 

 經過前元戰亂,北方人口銳減,大多數地區都是地廣人稀,完全

不足以恢復生產,當此危機時刻,朱元璋以他極大魄力,頂著巨大壓力,強行推行移民政策。 

 他將山西、江南等人口稠密地區的百姓,持續不斷地遷徙到山東、河南、河北、兩淮一帶。 

 這洪武大移民,已成了大明的一項基本國策,一直延續半個世紀之久。 

 而這次江西民亂,給朱元璋提了個醒,讓他重新想起這移民之策。 

 時至大明初年,江西人口高達一千二百萬之巨,在全國名列第二,然則此地耕地面積,卻穩居末列。 

 而江西地區又多以山地為主,隨意找一個山坳結個寨子,沒個千軍萬馬極難攻破,是以,此地成了亂世保命的絕佳去處。 

 因此,在宋末、元末亂世,外省百姓紛紛逃難至此,結寨自保,導致此地人口激增,但當天下太平之後,這些遍佈山區的山寨,又成了鄉紳宗族對抗官府、自成天地的堡壘。 

 江西隱田隱戶如此猖獗,也正是因為這特殊的地理條件,給了那些狗大戶們跟朝廷對抗的勇氣,因此,朱天子想從此地遷徙人口,去填充湖廣等地。 

 湖廣地廣人稀,全省只有區區四百萬人口,又因為戰亂,大量土地拋荒,以江西人口填充湖廣,既可解決江西人滿為患的問題,又能讓湖廣恢復人口。 

 而且人口遷走了,那些江西鄉紳再想對抗朝廷,也就沒那麼容易了。 

 不過這一想法固然美好,但要施行,卻有萬般難處。 

 畢竟,遷徙移民,不是將人趕過去就算完事,還要為其提供路費、糧種、耕牛、農具等諸多生活、生產設施,令其能儘快紮根新家,安居樂業。 

 而這些,都著眼在個“錢”字上。 

 這些年,大明東征西討,國庫窮得耗子進去都要落淚,因而朱元璋在密信裡告訴陸羽,此次江西移民湖廣,國庫只能出一部分錢,剩下的錢就要由他自己解決。 

 這個任務不可謂不艱鉅,但朱元璋認為陸羽斂財有道,對其是信心十足,而且自己不是還給他指明瞭方向嗎? 

 然而朱標卻不同了,朱標曾親自主持山西大移民,知曉這浩大工程所須銀錢甚巨,因此他才擔心,陸羽能否順利籌足銀錢。 

 …… 

 與此同時,相隔不遠的國史館內,眾官員言笑晏晏,好不熱鬧。 

 “諸位同僚,莫要相送了,這段日子,與諸位暢聊歷史,共編史冊,胡某收穫良多。” 

 此刻,胡惟庸站在人堆中,面對眾人高聲論喝,而在他面前的所謂“同僚”,正是宋濂、王煒等一眾史官。 

 不提那老學究王煒,但是一個浙東派魁首宋濂,就夠叫胡惟庸恨得直咬牙了。 

 可無奈,這是朱天子交代下來的任務,讓他與這些老學究同衙辦差,胡惟庸心裡雖苦,也只能咬牙承受。 

 是以,此刻當著眾人的面,他正慷慨作別道:“回想起近日收穫,實在叫人流連忘返,只可惜……老夫這中書省事務繁忙,無奈只能暫且退去,接下來的修史大計,就只能勞苦諸位了!”說著,他朝眾人拱手,深揖一禮。 

 宋濂等人雖也看胡惟庸不爽,可這表面客套還是要做的,是以,眾人連連拱手,口中客套話不斷。 

 最終,眾人恭恭敬敬將胡惟庸送到門口,目送其離開國史館。 

 胡惟庸再三拱手作別,終是能轉身離去。 

 當他提著官袍下襬跨過國史館門檻,走出大門時,不由自主吐出一口濁氣,然後面色一變,心裡罵道:“措他孃的,這鬼地方日後再也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