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胡相舌戰群儒!(第3頁)

 這事是關儒家傳承,關乎這些人未來的命運前途,輕易言敗,豈不將自己當作案上魚肉,送到朱天子的大刀之下? 

 “景濂公,咱們可不能輕言放棄啊!若此時退讓一步,將來那陸羽和陛下定會將這改革推行全國,到那時,我儒家可真要淪落了!” 

 宋濂府中,宋訥等一眾儒臣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吵個不停。 

 當下六神無主,他們也只能

將希望寄託在宋濂身上,指望這浙東文魁能與胡惟庸鬥上一鬥,保住儒學傳承。 

 面對眾人求助,宋濂高抬右手,朗聲道:“諸位放心,事關儒家傳承,本官自不會就此認輸。” 

 態度是足夠強硬,可當下情況危急,只靠態度可不行,還得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 

 當下便有人道:“景濂公,可有破解之法?” 

 宋濂眉頭皺了起來,深嘆口氣:“帝相聯手,我等再攪擾也阻撓不了大勢……當下能做的……” 

 沉眉思索片刻,他忽地眉頭一揚,眼眸中閃出光彩,看他這神態,顯然是想出對策來了。 

 “景濂公是有主意了?”眾人忙迎上前去。 

 宋濂幽笑點頭:“為今之計,只有那位出馬,才能阻止此事了!” 

 “哦?” 

 眾人狂喜,立馬追問:“何人有此能耐?” 

 萬眾期待之下,宋濂卻是默然幽笑,遲遲不肯作答。 

 正當眾人急要追問時,宋濂對著身邊的僕人吩咐道:“去,將公子喊過來!” 

 沒多久,一個面白體長的中年男子走到殿中來,正是宋濂長子宋瓚。 

 “瓚兒,你替為父跑一趟遠門。” 

 當著眾人的面,宋濂對長子耳提面命,好一番交代。 

 眾人原好好奇,為何正說著儒家傳承之事,宋濂要將自家嫡長子喊來,可聽了他對宋瓚的吩咐,大家才明白過來。 

 “原來景濂公的計劃,是請那位出面……” 

 “妙計,當真妙計啊!” 

 “有他出面,大計可成啊!” 

 一時間,眾人的擔憂顧慮盡數散去,大殿裡充滿誇讚和期待的鼓舞叫好聲。 

 …… 

 山東曲阜城內,孔廟東側,坐落著一座恢弘壯闊的府邸。 

 府邸佔地數百畝,前堂後園,九進庭院,足有廳堂樓房數百間,正門高大恢弘,足有城牆般寬大高聳,門前坐著兩隻近丈高的石獅,端是威武不凡。 

 朱漆大門兩側,掛著工整對仗的對聯,其上更懸著塊楠木燙金招牌,煞是招搖華貴,金字招牌上書寫了三字:衍聖公。 

 正是孔家傳人的住處,衍聖公府。 

 從這正門進入,再穿過三道屏門,便是孔府正院大堂。 

 大堂也建得巍峨富麗,雕樑畫棟,簷牙飛角,金碧輝煌。 

 這正是衍聖公會見官員、申飭家法家規,舉行盛大節慶典禮之地。 

 此刻,正堂主座之上,當代衍聖公孔希學,正威肅端坐的,而在他對面坐著的,是個一身文士長袍,身材修長的中年男子。 

 這男子並未著官袍,乍看像是一介白身。 

 照說平民賓客來此,還夠不上這大堂規格,通常會在旁邊的二堂會見。 

 但此人身份不凡,比之尋常地方官員還要貴重不少。 

 宋濂長子,宋瓚! 

 “聖公,當下是我儒家危難關頭,您作為聖人後裔,理當出面力挽狂瀾,還望聖公萬莫推辭,替我等儒家士子主持公道!” 

 宋瓚來此是受父親宋濂之命,勸說孔希學出面的,陸羽的改革計劃有損儒家地位,朝臣難以勸動天子,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孔家傳人身上。 

 雖說當初因那簡化漢字之事,孔家與諸多儒生之間鬧得很不愉快,但如今也唯有孔家出面,才可能阻攔陸羽的改革,畢竟是孔聖後人,其威望不可小覷。 

 宋瓚這邊說得懇切真誠,可高坐上首的孔希學,卻似乎一臉冷漠。 

 照說這次改革傷的是他孔家威望,他該比朝中儒臣更氣憤才對。 

 可…… 

 當初因簡化漢字推廣拼音一事,就是這些儒家士子罵得最兇,孔希學對這群人,至今仍有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