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寶鈔提舉司(第2頁)
“前宋交子貶值,根在濫發,所以為了防止大明寶鈔濫印濫發,咱決定將這寶鈔提舉司獨立於朝堂之外,其只受朝廷監察,卻不受朝廷管控!”
朱元璋知道,這最後幾句,才是最易激起反對的,因此他先前鋪墊半天,又趁著朝臣們面有悅色時,才將之說了出來。
事實也證明,他的擔心絕非多餘。
這話一出,百官面色大變,從先前的打算同意,到霍然大驚,再到面有慍色,直至眾人交頭接耳時,已是人人搖頭,個個不忿。
不消片刻工夫,戶部郎中張欽祖當即站出來反對道:“陛下,自古以來,還從未聽聞有哪個衙門能獨立於朝廷之外,此例一開,勢必敗壞綱紀,帶來惡劣影響,假以時日,其他衙門也紛紛脫離朝廷管控,那這朝堂百官要之何用?”
戶部素來主管財政,若是這寶鈔提舉司成立,正該由戶部掌管,所以他們站出來反對並不奇怪。
有了張欽祖出言,其餘官員也當即跟著附和。
“金銀錢財之事,素是戶部主管,怎可獨立於朝堂之外?”
“若任其獨斷專行,怕會影響我朝財政大計!”
“此例一開,我朝庭綱制必遭重挫啊!”
眾人像是商量好的,七嘴八舌說了一通,又齊齊拱起手,同聲道:“望陛下三思!”
一時間,滿朝上下齊聲反對。
顯然所有朝臣已達成了默契,要堅守這道底線,絕不叫朱元璋逾越舊制。
新衙門獨立於朝廷之外,這是事關朝綱穩定和朝廷體態的大事,絕不能開這先例。
雖說此前已有錦衣衛這樣的衙門不受朝堂管控,但畢竟那是天子私軍,所幹之事也是皇帝的私事,其他人不好反對。
可這寶鈔提舉司就不同了,它所轄制之印鈔之事,是干係財政和民生的公事,既是公事,自然不能跨過朝廷,私相授受!
朱天子一意孤行,百官齊聲反對,君臣之間,似已形成針鋒相對局勢。
此時,眾朝臣同仇敵愾,絕不肯退縮一步。
滿殿朝臣同氣連枝,齊聲高呼陛下三思,反對聲勢一浪大過一浪。
而朱元璋高坐大寶,卻是面色鎮定,他既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對朝臣的諫言作任何評點,而是幽眼在朝臣之中來回巡視,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戶部堂官身上。
“任彬,你是戶部尚書,此事你覺得如何?”
任彬素是老成持重的,此刻依舊秉持他那穩重性子。
緩緩從隊列中站出來,輕拂袖口,躬身拱手道:“回陛下,這寶鈔提舉司是陛下所設,其下轄官員所領的也是朝廷薪俸,既領朝廷薪俸,卻又不受朝廷監管,這顯然不合規矩。”
他不像其他人那般嚴辭貶斥,可話裡話外仍是反對態度。
據理力爭,新衙門獨立不合朝廷規制!
這話說得在理,朝臣們立又連連點頭,低聲暗和。
朱元璋冷笑起來,笑聲雖不很陰狠,卻暗含幽森,朝臣們聽得心下起毛,卻不知天子又要大發什麼宏論。
朱元璋再看向任彬道:“按照任尚書的意思,這寶鈔提舉司當歸你戶部經管了?”
任彬略作猶豫,拱手點頭道:“依朝廷規制,理當如此!”
“好!”
朱元璋又笑:“既是如此,那便請任尚書給咱說說,既要維持寶鈔不貶值,又要令這寶鈔取代金銀,每年當印發多少寶鈔才最合適?”
你不是要經管寶鈔嘛,便拿專業問題來考考你。
說得出來,便由得你。
若一問三不知嘛……那就一邊涼快去!
果如朱元璋所料,任彬一聽問題,當即傻眼了,翻著大眼珠思索片刻,仍放不出一個屁來。
“這……這……”
任彬急得額頭直冒汗,支支吾吾半天,仍只是一個“這”字。
這一下,滿殿朝臣也都慌了,這若答不上來,豈不正合了天子心思?
眾人趕忙交頭接耳,試圖籌算個答案出來,可他們連戶部官員都不如,怎麼可能答得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