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安茹服飾
在五角場的北面,有一條將文藝氣息和現代創造力融合得恰到好處的小馬路。
它以“大學”二字為名,長度只有700米,一頭連接著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另一頭連接著企業雲集的創智天地。
大學路的車道相對狹窄,人行道的寬度卻達到了八米,並被分成了三個層次:建築前的戶外餐飲區、步行空間和設施擺放區。
沿街的每個店鋪都用自己的方式為街道做出了貢獻,通過招牌、花草、遮陽篷、外擺區個性化設計和不同的色彩,創造出室內和室外空間上的連續性。
而且大學路上的這種連續性並不只侷限於一個平面,錯落有致的七層小樓貫穿街道始終,彩繪玻璃、外牆塗鴉、挑空天台等等元素構築出了豐富的垂直業態。
這種類似於巴黎左岸的開放式街區在2009年的上海並不多見,與矗立於陸家嘴的金茂大廈一樣,大學路的設計也出自som建築設計事務所之手。
每到黃昏時分,一些從ibm、甲骨文、emc2大廈走出來的年輕白領向西穿過天橋,而從上海財大、復旦大學走出來的教授和學生們,則是在國定路拐彎,兩股人流在大學路上不期而遇。
他們的目標是這裡所聚集的100多家食店、40多家咖啡館、10餘傢俬人影院,還有書店、藝廊、美甲店、桌遊室等。
馬路兩旁的牆滿是流光溢彩的招牌,每家店鋪都盡其所能變得富有魅力,不同的店鋪設計師在這裡施展才華——在大學路上分辨一家店鋪,不需依靠門牌號,它一定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色彩和標記。
這裡同樣是創業者的“樂園”,很多大學畢業生剛走出校門,就重新在大學路上安了“家”。
沒啥啟動資金的,就選擇藏在小樓裡的“孵化器園區”,如果運氣好拿到了融資,則可以在沿線的soho租個小辦公室。
而楊守安的情況則是介於兩者之間,雖然沒有什麼“天使投資人”,但這些年在製衣廠的經歷讓他也算攢下了一筆可觀的積蓄,於是跟著中介風風火火地跑了三四天,最後選定了一間三樓的小屋子當做公司的根據地。
沒錯,在乘坐客輪離開大山後的第九個年頭,這個雲陽村的“野孩子”終於實現了當初的“豪言壯語”。
和周清茹,還有阿四,三個人一起創辦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