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殘眼還花 作品

第145章 造紙(第2頁)

 “等收復長安,我一定要爭取到司隸校尉的位置,壓這個匹夫一頭。”楊儀把奏書封好,又喚來親隨讓其帶人送去成都。

 (備註:其他州都是刺史,只有司隸地區因為是東漢都城雒陽和長安所在的地區,設的是司隸校尉而非刺史,歷來擔任這個職務的人都是皇帝信賴之人)

 相比熱火朝天的涼州,成都這邊相對而言比較平靜,畢竟隨著丞相的回朝,各種閒雜聲音就消失匿跡。包括李嚴在內的拱火派們靜如鵪鶉,而諸葛亮也沒有追究的意思,反倒是開始推廣各種冬季種植手段,此外還開始實驗各種《天工開物》裡面的技術(土法書籍裡的各種知識丞相也有所學習,但是意識到這些東西短期內無法投產後決定先放一放,相關書籍已經交給黃月英)。

 比如之前提到的那種竹紙已經在開始籌備——本來按照相關的說明這種竹紙應該使用剛剛生長、還沒有長枝葉的竹子最好,不過此時已經是深秋近東,顯然是沒有這種竹子的,所以工匠們只能選一些成型的竹子。

 好在蜀地氣候並不是那麼寒冷,所以竹子也沒有枯萎,這些竹子被泡在水中等待使用——按照書上的說法要浸泡百日,不過丞相等不了那麼久,於是黃月英又翻找了其他書籍,發現可以用石灰和鹼混在一起蒸煮縮短等待時間。

 益州使用石灰的年代比較長,所以倒不像涼州那邊一樣兩眼一抹黑還得等後世網友來教,不過鹼就比較麻煩了,這個年代人們主要依靠鹼石取得較純的鹼液,如果用它來做紙,成本有些高昂,不管最後能不能做出紙來,反正成本肯定超過帛,那就本末倒置了,所以最後不得不耐心等待浸泡事宜。

 “難怪夫君回到成都後如此繁忙。”黃月英一邊看著書上的內容一邊感慨。剛剛諸葛喬帶人嘗試了另一種製紙方法——這種用石碾子碾壓木料製作紙漿的做法需要的時間理論上要短一些,但是書中那些機械蜀地顯然是沒有的,全靠幾頭驢子拉磨,看著書中簡易的圖畫,諸葛喬覺得自己的理解能力還是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