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手殘眼還花 作品

第211章 登陸(第3頁)

 “昔日先帝伐吳,勢頭正盛,利在速戰,吳將陸遜從巫山退到夷陵,隨後堅守不出,夷道縣也有孫桓把守,前部督張南等攻打夷道多日未果,不想今日竟如此簡單即攻佔此地。”

 李嚴看了看夷道的城牆,忍不住對身旁的陳到感慨。

 見陳到只是點頭卻不接話,他只好看向另一邊的劉琰:

 “威碩,你說此次我軍能否一雪前恥呢?”

 劉琰只能無奈地拱拱手:“若是讓末將說,末將肯定說能一雪前恥,但實際上末將不通軍事,這身甲也是出征才穿的,因此還是請叔至來判斷吧。”

 見狀陳

到不便再裝啞巴,也只好開口:“昔日先帝在此地與吳軍對峙近一年,又被暑氣所逼,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以待秋後進攻。我軍雖眾,卻分佈在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兵力分散無法策應,被對方火燒連營,如今我們水軍已經控制附近水道,又有安國、興國兩位將軍從北方帶回來的拋石機制作之法,此次不再會被高城所阻了,只是不知道吳軍援兵多久抵達,丞相又希望我們打多久。”

 隨著他的話,源源不斷的士兵和輜重就這麼被運上岸來,一部分輕便的木船(包括被俘虜的吳軍戰船)返回江州繼續運送更多的士兵和糧草到來,而水泥船則被留下作為繼續推進的助力。陳到在實地實驗後認為這些水泥船雖然笨重但卻堅固,只要用繩索連起來,就能順流而下撞擊東吳的船隊,而且它們還不怕火。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黃崇操作的鐵船,由於這艘貨輪吃水比較深,所以不能靠岸,上下和補給全靠小船接送。事實上黃崇也不敢靠岸,這名年輕人提出“合肥號”要在江面隨時待命,以防備吳軍可能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