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邊境之危
正統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
昨日午門的殺戮已經徹底結束,伴隨著朱祁鎮與孫太后的身死,舊皇一派已徹底退出了朝堂之上。 關於朱祁鎮,因其被朱祁鈺逐出宗室,便不再冠以廟號,僅考慮諡號之名。 最終經過百官商議,考慮到朱祁鎮生前諸多行為決策,決定其諡號為“戾” 給朱祁鎮上這個諡號並非是朱祁鈺在報復,而是他確實與此相符。 因為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後朱祁鈺又提出,不許朱祁鎮入皇陵,並命人打造銅像,跪於午門之外。 讓此銅像,代他向天下萬民日夜悔過,並以此來警示自己與朝中百官,莫要再步其後塵。 關於其母孫太后,朱祁鈺也沒有絲毫手軟,剝奪其一切尊號,並不許其屍身入葬皇陵。 剩下的諸多謀逆大臣,更是下場慘淡。 因祖上功勳積攢的福廕全部被朱祁鈺通通收回,並將其三族之外的親屬,發配邊疆。 而如此之多的官員被殺,或被貶謫,導致六部中空缺出了大量的職位。 以陳循為代表的江西幫,也準備在此刻享用這豐盛的政治大餐。 “陛下,這是內閣票擬的名單。” “還請您過目。” 在奉天殿內,站在百官最前方的內閣首輔陳循,一手拿著朝笏,另一手從袖子裡拿出一份奏摺呈給上首的朱祁鈺。 站在一旁的掌印太監成敬走下臺階,抬手接了過來。 而後走至朱祁鈺面前,跪於地上,雙手高高抬起,將奏摺遞給朱祁鈺。 但朱祁鈺並沒有拿起,反而是緊緊盯著兵部尚書于謙,似是等待什麼。 于謙本就準備發言,此時見朱祁鈺一直盯著自己,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啟稟皇上,在確定名單之前,臣還有一事萬分緊急。” “哦?” “何事?” 一直等待于謙配合的朱祁鈺,立刻就接過話來,並示意成敬先走到一旁。 “今日卯時,兵部收到宣府求援之信。” “也先自上次退走後,率十幾萬大軍正日夜猛攻我邊防重鎮。” “得賴於皇上,上次調大同與太原兵士前去救援,楊洪才得以守住宣府未失。” “但從其求援信息來看,宣府目前局勢,依舊嚴峻。” “故此,臣建議,還是儘快派範廣將軍帶兵前往救援。” “同時將紫荊關與居庸關盡皆收復,以保我大明邊境安寧。” 陳循聽到于謙所言,目光不被察覺的在他與朱祁鈺的臉上來回瞅了瞅。 便明白朱祁鈺想要表達的意思。 而後雙手持著朝笏向朱祁鈺拱手說道:“啟稟陛下,於大人所說確實萬分緊急。” “臣也附議,請皇上即刻派遣大軍前往救援宣府。” “至於朝中諸事繁雜,老臣與其他同僚多分擔些便是。” “這也是做臣子的,能為陛下力所能及做到之事。” 朱祁鈺聽完陳循發言,暗罵一聲老狐狸。 但臉上神色卻是欣慰著笑道:“陳閣老體恤朝廷之心甚多,朕很欣慰。” “但人手不夠,也是事實。” “如今,也只好多辛苦一下陳閣老,為咱大明朝多賣力些。” “等戰事稍稍寬鬆一些,朕再論功行賞。” “如此,諸位臣公,可有異議。” 站在陳循身後的蕭維禎與蕭鎡見此,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前面首輔大人。 他們如今可都是一些清水衙門,就等著這次封賞,想占上一個好位置。 但陳循明顯不會在此刻違逆朱祁鈺,他深知自己該說什麼做什麼。 “臣無異議,皇上聖明。” 內閣除于謙之外的高轂,王文,王一寧,見此也不發表什麼意見,皆跟著陳循附和出聲。 朱祁鈺看著下方不敢有絲毫異議的群臣,心中對於之後的朝局把控,也有了初步的計劃。 “那好,今日就如此,決定好的事情,即刻去辦。” “勿要拖延許久,朕不喜此番行為。” “退朝吧。” 說完在一聲聲萬歲呼喊中,離開了奉天殿。 出了大殿的朱祁鈺,直接就來到了武英殿內。 而後等待了大概兩炷香的時間,于謙、高轂與王文三人便來到此處。 三人一進來,便著急對朱祁鈺控告江西幫的罪行。 “陛下,陳循所呈奏摺,八成是他與蕭鎡的弟子。” “他們如此這般,豈不是又要將我朝變的和之前一樣。” “還請陛下明鑑,朋黨之禍尤在眼前啊。” 心直口快的高轂根本不顧及什麼,直接開口將陳循結黨營私的實情吐露出來。 但一旁的于謙和王文並沒有附和他的意見。 朱祁鈺也知道高轂的脾氣,心裡便也沒有在意,指著殿內的火爐為其解釋道。 “如今的大明就像這盆爐火,剛剛清去了其中的灰塵。” “但清理完,卻發現其中混雜了一些次等的木炭,致使爐火有些煙燻繚繞。” “我問問你,是應該立即將其夾出,還是繼續讓它燃燒,以維持殿內的溫熱。” “朕確實是一個眼裡容不下半分沙子的人。” “但以此做人行,做皇帝,決斷家國大事卻不行。” “朝廷剛剛經歷大變,且外族之患還未解決,實在不該再互相傾軋。” “應當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將也先從我大明疆域趕出去再說。” 高轂聽完,明白了朱祁鈺的意思,也就不再揪著此事不放。 但朱祁鈺卻是話還沒說完,只見他話鋒一轉,將目光投向于謙說道。 “于謙,還是將前方的戰事,說說吧。” 見朱祁鈺問及戰事,于謙轉身走至輿圖面前,指著宣府說道。 “也先此刻大部分兵力,正集結在宣府城下,紫荊關與居庸關,都留有一萬兵士把守。” “因山西等地久遭戰火蹂躪,軍糧供給已成最大問題。” “我軍想要破敵,必須先將之前丟掉的兩道關隘拿下,以此來維護我後方的軍糧補給安全。” “等這兩道關隘拿下,再命範廣前去解宣府之圍。” “初步估算,若一切順利,在下年三月份之前,可結束此次戰事。” 朱祁鈺一聽要打這麼久,內心很是不滿意,開口問道:“為何會如此拖延?” 于謙回道:“北方已然入冬,山西道路本就高坡狹窄,不利西進。” “不到三個月解決戰事,已是最快的時間。” 朱祁鈺聽完眉頭緊鎖,他想的是在年前結束掉這場戰事,好為即將到來的新年號開一個好頭。 “可有什麼好辦法,快速擊敗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