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困境
一、困境中的掙扎
林羽和蘇瑤從山谷上墜落,強烈的失重感讓他們的心臟幾乎跳出嗓子眼。蘇瑤驚恐地尖叫著,林羽則緊緊地抱住她,試圖用自己的身體為她抵擋可能的傷害。
風聲在耳邊呼嘯,就在他們以為即將墜地身亡的時候,幸運之神似乎眷顧了他們。山谷中茂密的樹枝和藤蔓減緩了他們下落的速度,儘管身上被樹枝刮出了無數道傷痕,但他們最終還是平安地落在了谷底。
林羽強忍著身上的疼痛,快速檢查了一下蘇瑤的情況。蘇瑤除了一些擦傷和驚嚇過度之外,並沒有大礙。林羽鬆了一口氣,輕聲安慰道:“蘇瑤,別怕,我們沒事了。”
蘇瑤眼中還閃爍著淚花,身體微微顫抖著:“林羽,我們該怎麼辦?那些神秘人會不會追下來?”
林羽皺著眉頭,環顧了一下四周。谷底光線昏暗,瀰漫著一股潮溼的氣息,周圍都是茂密的植被和嶙峋的怪石。“我們先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安全了再想辦法出去。”
他們小心翼翼地在谷底前行,儘量不發出聲響。走了一段路後,發現了一個隱蔽的山洞。林羽先在洞口觀察了一會兒,確認沒有危險後,才帶著蘇瑤走了進去。
山洞裡陰暗潮溼,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黴味。林羽找了一塊乾燥的地方,讓蘇瑤坐下休息。“你在這裡休息,我去外面找點水和食物。”
蘇瑤拉住林羽的手,眼中充滿了擔憂:“你要小心,那些神秘人可能還在附近。”
林羽點了點頭,給了蘇瑤一個放心的眼神,然後走出了山洞。他在谷底的小溪邊找到了水,又幸運地發現了一些野果。正當他準備返回山洞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一陣細微的腳步聲。
林羽的心瞬間提了起來,他迅速躲到了一塊大石頭後面,警惕地觀察著周圍。只見幾個神秘人出現在了谷底,他們四處張望,似乎在尋找著什麼。林羽大氣都不敢出,生怕被他們發現。
神秘人們在谷底搜索了一會兒,沒有發現林羽和蘇瑤的蹤跡,便離開了。林羽等他們走遠後,才鬆了一口氣,快速回到了山洞。
“我回來了。”林羽走進山洞,把水和野果遞給蘇瑤。
蘇瑤接過水和野果,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謝謝你,林羽。”
林羽坐在蘇瑤旁邊,一邊吃著野果,一邊思考著接下來的對策。“我們不能一直待在這裡,必須想辦法離開這個山谷。”
蘇瑤點了點頭:“可是那些神秘人還在外面,我們怎麼出去呢?”
林羽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我們等晚上再行動,晚上視線不好,那些神秘人應該不容易發現我們。”
二、夜探山谷
夜晚降臨,山谷中一片漆黑。林羽和蘇瑤小心翼翼地走出了山洞。林羽手裡拿著一根木棍,作為武器,蘇瑤則緊緊地跟在他身後。
他們沿著山谷的邊緣前行,儘量避開那些可能有神秘人出沒的地方。夜晚的山谷格外安靜,只有他們的腳步聲和呼吸聲。
走了一段路後,他們發現了一條通往山谷上方的小路。林羽觀察了一下,這條小路雖然陡峭,但應該可以爬上去。
“蘇瑤,我們從這裡上去。”林羽指著小路說道。
蘇瑤看著陡峭的小路,有些猶豫:“這麼陡,我們能上去嗎?”
林羽鼓勵道:“放心吧,我會在前面拉著你,你跟著我就行。”
他們開始沿著小路往上爬。小路非常陡峭,而且有些地方還很滑。林羽小心翼翼地攀爬著,同時還要照顧身後的蘇瑤。
在攀爬的過程中,蘇瑤不小心踩空了,身體向下滑去。林羽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將她拉了上來。
“小心點。”林羽說道。
蘇瑤嚇得臉色蒼白:“謝謝你,林羽。我差點掉下去了。”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終於爬上了山谷的上方。林羽喘著粗氣,觀察了一下週圍的情況。這裡是一片森林,樹木茂密,視線不好。
“我們先在這片森林裡休息一下,等天亮了再走。”林羽說道。
蘇瑤點了點頭,跟著林羽走進了森林。他們找了一個隱蔽的地方,坐下來休息。
林羽靠在一棵樹上,閉上了眼睛。他的身體非常疲憊,但他不敢放鬆警惕。蘇瑤則依偎在他身邊,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三、神秘的遺蹟
天亮後,林羽和蘇瑤繼續前行。他們在森林中走了很久,終於走出了森林,來到了一個山谷的入口。
山谷入口處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和圖案。林羽和蘇瑤好奇地看著石碑,不明白上面的意思。
“這些符號和圖案是什麼意思?”蘇瑤問道。
林羽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但感覺這裡面一定隱藏著什麼秘密。”
他們走進山谷,發現山谷中瀰漫著一股神秘的氣息。山谷的兩側是陡峭的懸崖,懸崖上刻著一些壁畫。壁畫上描繪著一些奇怪的生物和場景,讓人看了不寒而慄。
林羽和蘇瑤沿著山谷前行,一邊走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情況。突然,他們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山谷中的洞穴。洞穴的入口被一些藤蔓覆蓋著,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
林羽撥開藤蔓,走進了洞穴。洞穴裡陰暗潮溼,散發著一股刺鼻的氣味。他們小心翼翼地走著,突然發現前方有一道亮光。
林羽和蘇瑤朝著亮光走去,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洞穴大廳。大廳的牆壁上鑲嵌著一些發光的寶石,照亮了整個大廳。大廳的中央有一個石臺,石臺上放著一本古老的書籍。
林羽走上前去,拿起書籍。書籍的封面上刻著一些奇怪的文字,他看不懂。他打開書籍,裡面的文字也是一些古老的符號和圖案。
“這是什麼書?”蘇瑤問道。
林羽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但感覺這本書很重要。我們先把它帶走,以後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