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江南 作品

第八百六十三章 太子體察民情,春耕難題(第2頁)

 “那就好,”朱標點頭,隨即話鋒一轉,“不過我也聽說,有些地方的百姓因為缺乏農具和耕牛,春耕遇到了不小的困難。”

 老農聞言,神色微黯,嘆息道:“是啊,咱們農民靠天吃飯,遇上這樣的年景,沒有趁手的傢伙事兒,心裡真是著急。”

 朱標心中一動,記下了這個問題。回到東宮後,他立刻召集了工部、戶部等相關部門的官員,商討如何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農戶。

 “我們可以從國庫中撥出一部分資金,採購農具和耕牛,分發給那些需要的農戶。”朱標提出解決方案,“同時,鼓勵工匠們創新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官員們紛紛點頭贊同,認為這是一個既實際又有效的辦法。於是,一項旨在幫助農戶解決春耕難題的政策迅速出臺,並得到了有效執行。

 朱瀚得知朱標為農戶解決春耕難題的舉措後,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於是,他決定親自前往農戶家中,瞭解政策的落實情況,並看看是否還能進一步提供幫助。

 一日清晨,朱瀚輕裝簡行,帶著幾名隨從,踏上了前往京郊的路途。經過數小時的顛簸,他們終於來到了那片農田。此時,陽光正好,農夫們正忙碌地在田間勞作,臉上洋溢著希望與期待。

 朱瀚走近一位正在耕作的農夫,禮貌地詢問起政策的實施情況。“這位大哥,我是朝廷派來的官員,想了解一下最近朝廷分發的農具和耕牛是否已經到位,對你們的春耕是否有實質性的幫助?”

 農夫抬頭,見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者,便放下手中的鋤頭,擦了擦汗,感激地說:“哎呀,您就是朝廷派來的大官吧!真是太感謝了!那些農具和耕牛來得太及時了,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現在春耕進度快多了,我們心裡也踏實多了。”

 朱瀚聞言,心中一寬,但並未就此滿足。“那還有哪些方面你們覺得需要改進或者還需要幫助的嗎?”他追問道。

 農夫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其實吧,我們這些老農民,除了種地也沒別的本事。就是有時候遇到病蟲害,不知道該怎麼防治,眼睜睜看著莊稼受損,心裡那個急啊。”

 朱瀚聽後,眉頭微皺,心中已有了計較。“這個問題很重要,我會立刻向朝廷反映,爭取派些懂農事的專家來給你們指導。同時,我們也會加大對病蟲害防治的宣傳力度,讓大家都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治知識。”

 農夫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連聲道謝:“那可真是太好了!謝謝大人,謝謝朝廷!”

 朱瀚與朱標並肩走在田間的小徑上,腳下的泥土散發著泥土特有的芬芳,四周是綠油油的稻田和忙碌的農夫們。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斑駁地灑在他們身上,為這趟實地調研增添了幾分溫暖與真實感。

 朱瀚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溫和而有力:“標兒,今日我們親自下田,就是要聽聽這些真正耕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聲音,瞭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朱標點頭贊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百姓生活的深切關懷:“皇叔所言極是。遷都大事固然重要,但百姓的生計更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根本。只有瞭解他們的疾苦,我們才能更好地為他們謀福祉。”

 兩人走近一群正在彎腰插秧的農夫,朱瀚停下腳步,微笑著向一位看起來經驗豐富的老農走去:“老鄉,打擾一下,我們是朝廷派來的官員,想聽聽大家對朝廷政策的看法,還有你們在耕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

 老農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見是朝廷來的大官,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露出淳樸的笑容:“哎呀,是朝廷的大人來了,快請坐,快請坐。”他指了指田埂上的一塊石頭,示意兩人坐下休息。

 朱瀚和朱標也不客氣,坐在石頭上,與老農及周圍的農夫們圍坐一圈,開始了親切的交流。

 陛下深知此事關乎朝廷穩定,

 也關乎皇家的顏面。於是,

 他沉吟片刻後,

 緩緩開口:“此事朕自有定奪。朱瀚,

 你雖忠心耿耿,但也要顧及大局。朱棣,你也要明白,此事若不能妥善處理,對朝廷的影響將不堪設想。朕給你們三日時間,各自準備證據和說辭,三日後再來見朕。”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朱瀚突然開口,聲音堅定,“此事關乎朝廷穩定,也關乎皇家顏面。臣請陛下不要讓太子參與此事,以免被誤認為是太子與臣之間爭權奪利。臣願獨自承擔追查之責。”

 陛下聞言,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朱瀚這三日來,可謂是寢食難安,他幾乎將整個府邸的書房翻了個底朝天,尋找著哪怕一絲能與朱棣牽連上的證據。然而,時間如同流水,悄無聲息地從指縫間溜走,轉眼間,陛下給的三日期限已至。

 他站在御書房外,手中緊握著那幾份薄薄的文書,心中五味雜陳。

 這些所謂的“證據”根本不足以證明朱棣與此事有直接關係,更別提將其繩之以法了。

 “陛下,臣朱瀚求見。”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疲憊與無奈。

 陛下聞言,輕輕抬手,示意他進入。朱瀚步入御書房,跪倒在地,將手中的文書呈上。

 “陛下,臣已盡力追查,但……”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哽咽,“但臣未能找到確鑿證據,證明四皇子與此事有直接關係。”

 陛下接過文書,細細翻閱,眉頭緊鎖。他明白此事對於朝廷穩定的重要性。然而,沒有確鑿證據,他也不能輕易對朱棣採取行動。

 “朱瀚,你起來吧。”陛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你的忠心朕已知曉,但此事關乎重大,不能僅憑猜測與懷疑。你雖未能找到確鑿證據,但你的努力與付出,朕都看在眼裡。”

 朱瀚聞言,心中雖有不甘,但也只能領命起身。

 “朱瀚,你的忠心朕明白。但此事若繼續追查下去,恐怕會引起朝野的動盪。文武百官若對此產生不滿,對朝廷的影響將不堪設想。”陛下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無奈與憂慮。

 朱瀚聞言,心中一震。他明白陛下的顧慮,但也深知此事若不能妥善處理,對朝廷的威信和穩定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此事就此作罷,陛下沉吟片刻,目光在朱瀚與朱棣之間流轉,最終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威嚴與慈愛:“太子朱標,你身為儲君,肩負國家未來,此番雖未能直接揭露真相,但你的決心與擔當,朕都看在眼裡。為補償你此番辛勞,朕決定賞賜你黃金千兩,綢緞百匹,並賜你一座京城之外的莊園,以示嘉獎。”

 朱標聞言,心中雖有不甘,但身為太子,他必須顧全大局。他躬身行禮,語氣誠懇:“兒臣謝父皇隆恩。然兒臣所求,非為賞賜,只願能還朝堂一片清明,不負父皇與百姓之望。此事雖暫告一段落,但兒臣定當繼續勤勉,不負父皇教誨。”

 聽聞此言,陛下眼中閃過一絲滿意與欣慰:“好!標兒能有此心,朕心甚慰。賞賜雖薄,卻也是朕的一片心意。望你日後能更加勤勉,為朕分憂,為百姓謀福。”

 朱瀚站在一旁,目睹了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陛下此舉既是對太子的補償,也是對朱棣的一種庇護。

 但他也明白,身為臣子,他必須尊重陛下的決定,繼續履行自己的職責。

 他上前一步,拱手行禮道:“陛下聖明,朱瀚雖未能完成使命,但定當以此為鑑,日後更加謹慎行事,為朝廷效力。”

 陛下點了點頭,目光溫和地看向朱瀚:“朱瀚,你的忠心與能力,朕向來知曉。此事雖未能如你所願,但你的努力與付出,朕都看在眼裡。望你日後能繼續輔佐太子,共同為朝廷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在朱瀚緊鑼密鼓地追查趙玄事件的同時,朱標也未曾有絲毫懈怠,遷都之事關乎國家未來,責任重大。每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照亮紫禁城時,朱標便已開始了他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