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三石73 作品

第36章 四平戰役(第3頁)

 這些部隊,剛好適合東北野戰軍淬火。

 敵人的戰鬥力不咋地,總體比東野的戰鬥力弱,但弱的有限。

 剛好適合東野發揮全部能力,並且為後續部隊提升戰鬥力至關重要。

 雙方的交戰極其激烈。

 東北野戰軍現如今倒是不缺火炮了,但是,精準度等方面,還是有些堪憂。

 沒辦法,技術兵種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就能完成的。

 當戰鬥持續到7月23日的時候,戰況已然是呈現對峙狀態。

 而這幾天的時間裡,張浩也是發現,日軍的空中力量開始加強了。

 對此,張浩也能理解,日軍的陸軍雖然沒辦法增援東北的關東軍作戰,但陸軍航空兵卻是可以支援過來。

 在過去的幾天時間裡,日軍先後從本土經過朝鮮半島,向東北地區轉場了超過五百架各種型號戰機,以加強東北日軍的戰鬥力。

 對此,我軍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好在因為張浩的緣故,我軍早早的就已經開始培養飛行員,再加上現如今的螺旋槳飛機的飛行員要求相對於噴氣式戰機飛行員比較低,飛行員的培訓還是比較順利的。

 現如今的我軍,飛行員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人。

 但我軍的飛機制造廠的產能有限,現如今雖然已經開足了馬力,但產量也很不足。

 沒辦法,我軍的工業歸根結底還是太過於薄弱了,飛機制造廠的產能,就算是開足馬力的情況下,一年也就能生產四五百架戰機。

 看著似乎不少,但對比工業國的動輒一年上萬架戰機的數量,根本就不夠看的。

 任重道遠啊。

 但張浩一直奉行的一個原則就是,寧可人等設備,不能讓設備等人。

 所以,飛行員的培養,還在持續進行,飛機生產出來一架,就使用一架。

 現在四平戰役的破局關鍵,就在36縱隊和37縱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