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三石73 作品

第42章 殲-2首飛和幹部調整(第3頁)

 要知道,負責進攻的部隊之中,還包括作為常設師團之一的第11師團。

 吉林和黑龍江的日軍部隊,現如今一下子便是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之中,退又退不了,進也進不得。

 一時間,整個東北的局勢變得波譎雲詭,風雲變幻。

 而趁著這個時機,張浩也是讓36縱隊-39縱隊安排人員前往華北地區接收新生產出來的坦克和裝甲車。

 是的,隨著坦克和裝甲車的產量慢慢起來,尤其是蘇聯交付的汽車生產線到位以後,裝甲車的產量開始大幅度加快。

 索性,張浩便是按照每個縱隊裝備一個裝甲團的編制進行分配了下去。

 每個裝甲團,配備有一個坦克營,兩個裝甲步兵營以及一個炮兵營。

 坦克營裝備有總計27輛t-26坦克基礎上改進而來的t-26改型坦克,當然了,這種坦克雖然是從t-26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但某種意義上說,和t-26坦克已經完全不是一種東西了。

 無論是火力、裝甲、機動性方面,相對於t-26坦克,都有了質的提升。

 而因為這款坦克的設計定型時間是43年,所以,我軍內部將這款坦克稱之為43式坦克。

 而裝甲團除了一個營的43式坦克外,還配備有兩個營的輪式裝甲車。

 這款輪式裝甲車,是由BA-20式裝甲汽車和日軍的裝甲汽車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並且用了張浩提供的思路,採用八輪驅動,其越野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這款輪式裝甲車,被命名為43式裝甲車。

 43式裝甲車,最高時速能夠達到45公里/小時,配備有一門20毫米雙管機炮,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火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