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第2頁)

 作為大明的藩屬國,朝鮮每年都需上貢一定量的貴重金屬,可是其國內的金銀礦儲量極少,有時候開採出來的產量連上貢的需求都滿足不了。

 所以歷代君主都嚴令用金銀充當貨幣,一經發現輕則沒收財產,重則對涉事人員進行流放。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抗日援朝戰爭才出現轉機。

 隨著明軍攜帶的巨量餉銀進入朝鮮,市面上逐漸開始用白銀買賣商品,各級官府和民間才有了一點微薄的白銀積蓄。

 每人每月一兩銀子的津貼看起來很少,但已經是禮曹衙門所能承擔的極限,周寧與李植接觸了這麼長時間,也大致瞭解了朝鮮的現狀,因而他還是很認可對方開出的條件。

 同時他也意識到要提升朝鮮的國家動員能力,就必須加大其與明朝的商品貿易體量,只有先把經濟搞起來,政府才能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

 明朝的白銀並不少,可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囤積在鄉紳財主手裡,這跟把銀子重新埋回礦山又有多大區別?

 不流動的貨幣與糞土無異,這個道理不會有人不明白吧?

 有錢人經常給窮人們洗腦,說什麼要視金錢如糞土,上班的意義不是為了掙錢。

 這該怎麼評價呢?

 他們倒也沒說假話,絕大部分社會財富都被他們攥在手裡,又不肯拿出來投資,個人消費也用不了多少,那他們口袋裡的金錢可不就成為糞土了嗎?

 他們掌握的財富越多,整個社會的糞土就越多,直到有一天茅坑被沼氣徹底炸塌,大夥兒或許就容易掙到錢了。

 ……

 時間來到傍晚,世子李祬代替父王設宴款待明朝使節,地點在慶會樓。

 朝方參加宴會的人員都有非常顯赫的身份,除了議政府的三位議政(類似於明朝內閣,領議政就相當於首輔,正一品),六曹判書(正二品)和承政院的三位承政(正三品),還有三位府院君(一等功臣或國丈,但不能世襲),以及四位駙馬。

 朝鮮的勳貴從小就學習漢語,即使說得不太流利,至少聽是能聽懂的,也就沒必要配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