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第2頁)

 但他萬萬沒有料到,崔吉俊旋即起身振臂高呼:“上使大人答應我們懲處朝廷奸佞。”

 跪在地上的儒生頓時也跟著歡呼起來,一個個激動得熱淚盈眶、手舞足蹈,彷彿朝廷奸佞馬上就會被繩之以法。

 周延儒的嘴角不自覺的扯了兩下,心中有如萬馬奔騰而過,只留下一片稀碎的爛泥。

 他本來是想隨便應付一下,好早點兒打發走這群儒生,卻莫名其妙的背上了一口黑鍋。

 回頭若是朝鮮官員問起來,他都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不過好在儒生們總算是散開了,儀仗隊得以繼續前行。

 周寧趁著路上的時間翻了一下崔吉俊遞上來的冊子,結果才看了一眼就感覺頭疼。

 冊子開篇先羅列了十幾個朝廷勳貴的名字,排前兩位的分別是瑞寧府院君鄭仁弘和廣昌府院君李爾瞻,儒生們將二人比作嚴嵩一樣的奸臣,將大北派稱為朝鮮的嚴黨。

 難怪李爾瞻要送家人去明朝避禍,留下來不被滅族就見鬼了。

 算了,這檔子破事兒還是扔給周延儒去面對吧。

 轉眼儀仗隊來到了景福宮,面見國王的儀式隨即開始,朝鮮的兩班大臣在大殿上齊齊下跪,只有李琿保持著站立的姿勢。

 別看這位國王年近半百,身材卻保持得很好,頭戴翼善冠、身穿袞龍袍,隨意的立於大殿中央就有一種氣宇軒昂的感覺。

 他的相貌也不差,臉型稍寬,劍眉星目,下巴的輪廓稜角分明,配得上英俊二字。

 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氣色不是太好,皮膚略微鬆弛,膚色透著蠟黃,貌似有點酒色過度,不過貪杯好色對一位君王來說也不是什麼大毛病。

 隨著三位明使跨進殿內,氣氛立時變得莊重而肅穆。

 周寧從容的走上前,雙手遞出國書,李琿先是躬身施禮,然後伸出雙手承接,周延儒隨即拿出皇帝的詔諭朗聲誦讀,在場的所有人再一起高呼萬歲。

 過程挺無聊,但形式不能少,這是朝貢體系的外交活動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象徵了大明當之無愧的正統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