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禮節性活動應付完就該著手解決實質問題了,由於氣溫陡降,救援明軍的行動刻不容緩,三位明使回到使館後便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周寧率先表明了態度:“王京已經下雪了,邊境一帶的氣溫只會更低,我們必須搶在大雪封路前給據點送去足夠過冬的糧草。楊老、挹齋兄,你們有什麼建議儘管提出來。”(挹齋是周延儒的別號)

 周延儒道:“在下以為應先向議政府提出我方的要求,把利害關係講明白,無論朝方是拒絕或拖延,之後我們的行事才佔得住理。”

 作為天朝上國的狀元郎,考慮問題豈能忽略了表面功夫,既要把事兒辦了,面子也要光堂,總之就是不給對方落下一丁點兒的口實。

 “那與議政府交涉的事情就拜託挹齋兄啦?”

 “周正使請放心,在下自會掌握好分寸。”

 楊鎬沉吟一聲道:“昨日我從幾位駙馬口中得知,眼下王京的衛戍部隊總共有一萬五千多人,分別掌握在大北派、西人黨和李琿的心腹大將手中。我看他們之間多半是相互鉗制,沒有哪一方能坐大。”

 周寧微微頷首,對楊鎬的判斷表示了贊同。

 因為既然這三股勢力在朝堂上都有話語權,那就證明三方的力量暫時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狀態,否則沒有實力的一方又憑什麼在臺面上發聲呢?

 只怕老早就被清算出局了。

 “楊老覺得接下來該怎麼做?”

 楊鎬抬眼瞅了瞅兩位後輩,目光驟然一凜,肅聲道:“我們需要再招募一些人馬。”

 周延儒皺起了眉頭,他顯然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但也沒有立刻反對。

 他知道此次出使朝鮮的主角是周寧,其次是楊鎬,二人肩負著救援明軍的重擔,他自己只是來打個醬油而已,實在沒必要事事爭先。

 有功勞就分一點兒,有過失則要避開,在形勢不明朗的時候最好少插嘴,唯有如此方能使自己穩穩的立於幹岸之上,所以他選擇保持沉默。

 周寧也不敢隨便接話,雖然他沒有外交經驗,但至少清楚在別人的地盤上招兵買馬,屬於什麼性質的行為,這可不是鬧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