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所謂“七庶子之案”說的是七位因母親身份低賤,無法出仕當官的成均館學子,為發洩心中的不滿而劫掠官銀的案件。

 此案本來是一起簡單的刑事案件,卻被李琿加以利用,藉此汙衊這些庶子劫銀是為了籌集資金推翻他的統治,以便擁立仁穆大妃的兒子~永昌大君登上大寶之位。

 案發後仁穆大妃遭到軟禁,永昌大君在流放地被武官活活勒死,樸東亮等一干忠於先王的大臣全部被清除出朝堂。

 老實說此事做得的確太過下作,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李琿為消滅潛在的王位競爭對手,故意羅織的罪名。

 再說呢,永昌大君才是正而八經的嫡子,七名兩班庶子有必要為一個嫡子搞政變嗎?道理上講不通啊。

 所以說仁穆大妃母子實在是很冤。

 鄭仁弘和李爾瞻因其在此案中的表現非常符合李琿的心意,分別被擢升為領議政和禮曹判書,從此步入國家的核心統治圈層,大北派一時間權傾朝野。

 昨日那些儒生全都是家中庶子,即便出仕也頂多只能做到六品以下的小官,毫無政治前途可言。

 於是他們就想通過扳倒鄭、李二人,來為七名兩班庶子翻案,進而廢除“庶孽禁錮法”。

 畢竟明朝沒有這麼離譜的法律,像申時行這種被過繼給別人家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做到內閣首輔之位,那朝鮮的兩班庶子又憑什麼不能走上政治舞臺呢?

 明朝作為宗主國,在意識形態上引領著朝鮮的政治風向,故而朝鮮的知識分子很自然的就想要模仿明朝的政治制度。

 他們是打心眼裡仰慕更先進的大明朝。

 落後的制度遭受抨擊很正常,光靠捂住所有人的嘴起不到任何效果,大夥兒心裡都有一杆秤。

 周寧肯定不認可三位兩班嫡子的看法,不過依據國家利益的考量,他並未出言反駁,而是將焦點轉到了另一個問題上。

 “在下也以為祖宗之法不可擅改,以免動搖國家根基。諸位何不也把志同道合者召集起來,向大王上書,力保鄭仁弘和李爾瞻這兩位府院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