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西行寺幽幽子 作品

第391章 迷霧深處的哀歌(第2頁)

 現實如冰冷的刀鋒,切割著每一位在場者的心。三千生命的消逝,如同沉重的石碑,壓在了寺內壽一的肩頭。

 “這超乎想象的威力,讓即便是深藏地下的防空洞,也顯得脆弱不堪。”寺內壽一的思緒飄向了更遠的未來,如果命運之輪稍作轉動,那防空洞下的十五軍,或是由田中新一來掌舵的十八師團,是否就能改寫這悲壯的篇章?

 “牟田那廝,若非廢物,便是命運的嘲弄。”寺內壽一心中暗歎,但對未來的憂慮迅速佔據了他的心房。剩餘的幾萬大軍,在失去了指揮中樞後,將何去何從?

 “超級炸彈的陰影,已悄然籠罩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頭。”黑田重雄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的眼神中既有恐懼,也有決絕,“它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方,安全都已成奢望。”

 “甚至,那遙遠的東京,天皇的居所,也不再是避風的港灣。”寺內壽一的思緒飛向了帝國的心臟,那裡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成為敵人眼中下一個目標。

 “若天皇受威脅,我等身為南方軍之帥,何顏以對?”寺內壽一的語氣中充滿了自責與決心。

 黑田重德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電報中的噩耗已是昨日之事,而今,十五軍正面臨著更為嚴峻的考驗。我們必須行動,不能讓皇軍的精銳,在這片孤城之中白白犧牲。”

 牟田口廉也的豪言壯語,如今看來不過是一場空談。黑田重德心中暗自盤算,十五日,或許已是他們能堅守的極限。

 在這場無盡的戰爭中,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他們必須前行,為了那份對國家的忠誠,為了那份對勝利的渴望。 在未來的戰爭迷霧中,時間彷彿被按下了快進鍵,十五日軍的鋼鐵防線,在敵人猛烈的攻勢下,正搖搖欲墜,宛如風中殘燭,十天,或許只需十天,其編制就將如散沙般瓦解。

 這是一場抉擇的考驗,是堅守陣地,讓忠誠與熱血成為國家最後的屏障,還是在絕望中低頭,換取一絲喘息的機會?在這場命運的十字路口,最終的決定權,悄然落入了那些最不起眼的基層士兵手中。

 在南方面軍的龐大體系中,五十六、三十三、十八這三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師團,正面臨從歷史上被抹去的殘酷命運。一戰之間,三大師團灰飛煙滅,這對於他們而言,無疑是前所未有的重創,即便是位高權重的寺內壽一,面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也難以自圓其說。

 然而,日本帝國的餘暉尚未徹底消散,儘管海軍在美利堅的強勁對手面前遭遇挫折,但大局依舊穩固。旭日之旗在東南亞的土地上高高飄揚,太平洋西岸的海域也臣服於他們的腳下,論及疆域之遼闊,他們依然站在世界的巔峰之列。

 可就在這輝煌背後,南方面軍的敗局卻如同一顆刺眼的釘子,格格不入。黑田重雄深知,寺內壽一此刻正被兩難的抉擇撕扯著內心,他不禁為這位老戰友的未來捏了一把汗。

 寺內壽一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敵人如此兇猛,我們真的能撐過這半個月,等到援軍的到來嗎?”他並非真的不知答案,只是在尋找一絲來自他人的慰藉,一絲對現狀的肯定。

 黑田重雄的回答如同一記重錘,砸在了寺內壽一的心上:“十天,十五日軍的極限就在於此,包括已經過去的五天血戰。”

 長久的沉默之後,寺內壽一終於做出了決定,他選擇了撤退,那是一種壯士斷腕的決絕,也是對自己過往決策的深刻反思。這意味著之前的所有犧牲,兩萬多名戰士的生命,都化為了泡影。作為南方面軍的最高指揮官,寺內壽一深知自己難辭其咎。

 緬甸,那片他們用鮮血和汗水剛剛征服的土地,如今卻要拱手讓人,這份屈辱,這份無奈,如同利刃般刺痛著他的心。他知道,一旦這個消息傳回國內,等待他的,將是無盡的指責和辱罵,甚至可能被冠以“國賊”之名,受到天誅的懲罰。

 但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戰場上,每一個決定都可能改寫歷史的走向,寺內壽一的選擇,或許正是為了在未來,為日本帝國贏得一絲喘息,一絲重生的可能。 在蒼穹的畫卷上,敵人的戰機如墨點肆意揮灑,將天空染成了不屬於他們的領地。寺內壽一的項上人頭,似乎成了天邊一抹遙不可及的幻影,等待著某位英雄的壯舉來將其定格為現實。然而,現實的骨感在於,他們沒有天空之盾,海軍的撤退之路也被敵人的機翼封鎖得密不透風,敦刻爾克式的奇蹟,在這片土地上似乎難以復刻。

 川軍團的勇士們,對於那場溫壓彈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只能通過偵查飛機帶回的模糊影像來揣測戰果。但即便是那模糊的照片,也足以讓營地沸騰,歡聲雷動——防空洞裡藏著的,定是那些高傲的日軍,或許還不是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前線勇士,而是躲在幕後運籌帷幄的軍官,或是掌握著技術命脈的精英。他們的損失,雖無法精確計量,卻足以讓日軍高層的心頭蒙上一層陰影,仰光城,這座曾經的戰略要地,如今卻成了無處藏身的死亡迷宮。

 陳浩,這位智勇雙全的指揮官,決定以另一種方式撕開日軍的防線——轟炸機攜帶的不再是冰冷的彈藥,而是漫天飛舞的傳單,它們如同心理戰場的箭矢,直指日軍的心靈深處,試圖瓦解那份頑固的抵抗意志。而他的“特殊優待俘虜政策”,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誘餌,等待著那些疲憊不堪的日本士兵自投羅網。畢竟,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勞動力,尤其是像日本戰俘這樣“耐用”的勞動力,可是稀缺資源,礦場的主人們正飢渴難耐。

 胡蘿蔔與大棒,雙管齊下,效果顯著。夜幕降臨,不少日軍士兵在傳單的指引下,選擇了放下武器,走向未知的新生。川軍團的腳步,因此變得更加堅定有力,一路披荊斬棘,直逼城心。大半個城區,已在他們的腳下顫抖,而剩餘的日軍,則如困獸般蜷縮在南城的海港附近,雖物資充足,武器精良,但在絕望的指揮官帶領下,每日仍要進行數十次徒勞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