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陳浩之名,震響雲霄(第3頁)
即便他們手中沒有那些頂尖的武器,單憑這股子拼勁和智慧,也足以成為一流的精銳之師。
戴按瀾認為,這一切的根源在於領導者的卓越與制度的優越。指揮官獨具慧眼,制定並執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才鑄就了今日的川軍團。
但這樣的制度,卻如同明珠暗投,在腐敗橫行的中央軍中難以立足。
思緒飄飛的杜律明突然回過神來,向戴按瀾詢問道:“總長,我們與川軍團相處,應遵循何種原則呢?”
此時,遠征軍與佔據騰衝龍陵的川軍團,正隔怒江而對峙。
他們心中雖懷揣著收復失地的夢想,但尚未付諸行動。
隨著江上船隻的往來,雙方交往日益頻繁,摩擦與分歧也隨之而來。
不少人在貿易往來中觸犯規則,被抓了個現行。
這些人的後臺紛紛向杜律明求助,他雖盡力周旋,但對方卻絲毫不給面子,這讓杜律明倍感惱火。
而川軍團的陳浩,與戴按瀾私交甚篤,甚至贈送了一批價值連城的裝備。
雙方的貿易往來,也讓杜律明受益匪淺。
他暗自揣測,陳浩是否有意歸順國內?但這一切,還需看高層的態度而定。
何應清神色凝重地告誡道:“切記,切勿輕易招惹他們。陳浩此人行事瘋狂,竟敢揚言與美國為敵,史迪威對此極為不滿。”
杜律明聞言,不禁倒吸一口冷氣:“天吶,這也太狂妄了吧!”
在那個時代,他們靠著美援的滋養,心裡頭那個美呀,恨不能把援助之手當作救星的大腿,親切地喚上一聲“老爹”。而川軍團,那股子小勢力,竟敢撩撥他們的“美國老爹”,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不知該贊其勇氣還是嘆其無知。
何應清的聲音悠悠傳來,帶著幾分淡然:“他們是狂,但狂人自有天收,咱們大人有大量,不與這些小兒輩計較。”他接著傳達了上面的意思:“老頭子說了,要咱們儘量忍讓,之前他們提出的通商、人口自由流動,咱們都應了,別自找麻煩。”
“是是,總長的話我明白了。”杜律明恭敬地應著,待對方掛斷電話,他才緩緩放下話筒。
他無奈地嘆了口氣,心中暗自思量:這世道怕是要變天了。連老頭子都得順著他們,他又怎敢輕易招惹?只要能安穩度日,便是萬幸。
想當年,軍隊壟斷交通,他們靠著倒賣川軍團出售的工業品,輕輕鬆鬆賺了個盆滿缽滿,上下同慶。可如今,這利益鏈卻要斷了。
川軍團拿出的貨色,件件都是精品,價格還比洋貨實惠,在市場上搶手得很。作為曾經的利益既得者,杜律明自然是不願看到這一幕的。
但既然上面發了話,他也得琢磨個對策。壟斷交通?收過路費?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錢他得想辦法賺回來。
至於川軍團要求人口自由流動,杜律明一眼就看穿了他們的心思。那邊一旦有了人口紅利,川軍團必將如虎添翼,吸引力爆棚。到時候,拖家帶口投奔的人多了去了。
緬甸華人少,川軍團徵兵難的問題迎刃而解。人口就是兵源,就是實力,川軍團的野心,那可是明擺著的。
杜律明搖了搖頭,苦笑一聲:他操這份心幹啥?現在該頭疼的是日本人,聽說泰國那邊正拼命修築防禦工事,生怕川軍團打過去。
川軍團一旦壯大,再有點野心……嘿,那可不是他杜律明能摻和的事兒。到時候,他琢磨著換個地兒,避開這趟渾水。
畢竟,智者不立於危牆之下嘛。 避開與川軍團的毗鄰,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小妙招。
國府的高層們在權衡利弊的天平上,悄悄為個人的小算盤加碼,對川軍團那耀眼的勝利,他們選擇了沉默是金——不報、不評,彷彿那是一場無人問津的煙火。
但世事難料,總有些嘴巴是不受束縛的風,報社裡因此上演了一場狂歡盛宴。頭版頭條,大幅篇章,猶如畫筆在宣紙上肆意揮灑,生怕這勝利的捷報被歲月塵封。
隨著勝利的春風,川軍團的名字如號角般響徹了大江南北,每一個角落都回響著他們的英名。這支遠赴海外的部隊,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鐵血丹心,將日軍打得落花流水,書寫了前所未有的輝煌篇章。
在民間,川軍團已然成為了勝利的代名詞,彷彿一提及便能喚醒心中的熱血與驕傲。人們湧上街頭巷尾,用最樸素的語言傳遞著這份喜悅:“聽說了嗎?咱們的川軍團在海外大獲全勝,把小鬼子燒得連渣都不剩!”“當然知道啦,還聽說俘虜了好幾萬呢,小鬼子嚇得褲子都溼了!”
這些事蹟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川軍團的聲威也隨之水漲船高,為後來吸引無數勇士踏上緬甸的征途,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