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73/273292/120257593.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他從水底中走來-第118章 奪權杖(第3頁),靜默文學
年三省 作品

第118章 奪權杖(第3頁)

 從秦代的一統,想到了晚清的八國聯軍侵華,從戰國的百家爭鳴想到了隋唐之後的科舉,再想到了所謂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謬論,趙朗心裡對那個提出“獨尊儒術”的董仲舒充滿了無比的憎恨。

 自漢代儒學大家董仲舒勸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所謂的“德政”、“仁政”治理天下之後,漢武帝順勢接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結合荀子的“天地君親師”之思想,以“仁”治國,又強調“天地君”,蒼穹之下,除了天與地,就他這個“君”最大,天下所有的人都要忠於這個“君”。

 儒教被“獨尊”之後,大拍君王的馬屁以壯大儒教,君王利用儒學來愚弄百姓。“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謬論大行天下,熟悉“之乎者也,矣焉哉耶”之人成為科舉贏家,成為了朝廷大才、高官。

 到了宋朝,這一類的高官竟還搶了武將的工作,憑著讀過的所謂《六韜》、《五略》等兵書就領兵出征,結果被遼國狂虐,於是就畏遼如虎,卑躬屈膝向遼朝貢歲幣。這些儒家教導出來的文官,不止自己失去了尊嚴,還把所有的力氣讓武將也要失去尊嚴。一個小小的七品文官,也敢當眾大罵軍中大將狄青,武將見到低自己幾級的文官要下跪行禮,這是一個畸形到什麼程度的社會啊。

 親歷這個宋代,趙朗甚至覺得,自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採納之後,漢人的血性被逐漸稀釋,漢人的筋骨被慢慢的抽掉,漢人的腰桿被慢慢的折斷,漢人的武力被一日復一日地閹割,漢人的奴性日漸增長,這是一種多麼悲哀的溫水煮青蛙啊!

 有人說“崖門之後無中華”,其實哪等到南宋的崖門,儒學那種“之乎者也,矣焉哉耶”,早已把所謂的儒生、士子、文官的血性消磨得如那黃河之水,一去而不復返了!

 當外敵來侵之時,第一時間投降的就是這些儒生、士子、文官。孔子以來,歷代“衍聖公”沒有不投降的,有史料為證:元代的忽必烈還沒打到汴梁,當時的衍聖公孔元措就忙向蒙古軍投降,稱忽必烈為儒家的“大聖人”,這是何其諷刺。

 每當朝代更迭,儒生、士子、文官無不改換門庭,對新的統治者又開始新一輪的歌功頌德,以期獲得統治者的青睞,換取新的職位權柄,繼續愚弄百姓,這就是在儒學教導下的節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