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又見伊人(第3頁)
趙朗忙避開道:“小素不要誤會,我可不是什麼儒學大家,咱們這是格物學院,教授的是格物知識,並不是考狀元之四書五經。”</p>
“格物知識?”這樣不教授四書五經的學院,王素還是第一次聽到,心裡不禁疑惑。</p>
就在此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轉身望去,卻是許貫忠領著幾百護衛在張家村前列陣。</p>
趙朗對那些教員說道:“你們回去授課吧,外面紛亂,近期不要走出鞋山。”轉頭又對王素道:“小素若想了解這格物知識,可隨教員們去課堂一聽,到時自會明白。我要去佈置一下防禦事宜,失陪。”</p>
王素知道那些賊人還在北面的江邊,官兵正大批出動前去圍剿。混亂之下,無論是山匪強盜還是廂軍兵卒,所過之所,無不禍害非淺。當即便隨教員進學院去了。</p>
趙朗走到了護衛隊的陣前,護衛們在許貫忠的旗子指揮下,組成一個個“鴛鴦陣”,手持制式武器,嚴陣以待,士氣高漲。</p>
趙朗看著那些兵器,許貫忠嚴格按照那冊子上來裝備,包括那藤甲、毛竹,不禁好笑。這東西是當時戚繼光條件所限,因地制宜成做出來的,三米多長的毛竹又長又粗,操作起來多有不便,完全可以用煉製過的木棍代替,或是用空心的鋼管,這樣就避免了毛竹運輸不便、容易開裂的缺點。那藤甲更是落後,保養繁瑣,早應更換。但無論如何,這些護衛,終於還是練出來了。以趙朗觀之,這些鄉兵只需再經幾次實戰,見見血,便可形成真正的戰鬥力。</p>
按趙朗的計劃,這些護衛鄉勇以及流求那邊的護衛隊,接下來都要去駐地附近剿匪,以實戰來提高戰鬥力。在這冷兵器時代,只有見過血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士兵。</p>
這些護衛在經過實戰後,都會成為教頭、什長。江州這邊不會有大動作,但在流求,五年內要練出3萬精兵,任重而道遠啊!</p>
趙朗看著這些護衛,心中嘆息,這點人馬,還是遠遠不夠啊……</p>
遠處官兵喊殺聲震天,遠遠看見,騎兵來回奔馳,步兵喊著口號向前列隊行走,不一會便把那江邊的白龍廟圍得水洩不通。又過了一刻鐘,一隊一隊的官兵便向後退去,再過了半個時辰,江邊與城郊就靜了下來,官兵、山賊都退得乾乾淨淨,彷彿沒有發生混亂過一樣。</p>
趙朗知道,梁山眾人已從水路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