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提親(第3頁)
趙朗對錢財之物不甚看重,他這幾年積累了數個百萬貫的錢財,用於個人花費很少,他叫楊蔣氏採購大量的採禮,並在江州西郊購買了二千畝良田,十個商鋪作為此次提親之禮,如此鋪張的行為,其用意是想讓王家在江州有一定的家產,最好能讓王荀在江州成家,在留下血脈,不要讓慘痛的歷史又一次上演。
楊蔣氏安排得甚是妥當,車隊圍著呂家院牆停靠,把院牆足足圍了圈。呂管家親自打開中門,迎接提親隊伍,若不是受禮教制約,呂承順也恨不得親自出門迎接,只是呂家是被求親的女方,得端著,家主不便出門迎接,若是太過熱切,難免會被人說成是急於把外甥女嫁出去,影響王素聲譽。因而呂承順只能端坐於中廳,等著趙朗等人上門。
張順招呼著馬伕、夥計把貨物卸下,運進呂家。趙朗在兩個媒人的引導下,向呂承順呈上聘書。呂承順笑眯眯地接過,這一下,這文定之禮便算是完成了。
自此以後,王素便正式成為了趙朗的未婚妻。躲在後堂的王素聽到小月跑來說舅老爺已收下了聘書,心頭大石終於放下,臉上又馬上現出了嬌羞……
趙朗眼光四處一掃,沒見王素,心下奇怪。幾天不見,心裡思念得緊,正要出言相詢,卻聽那何婆子鄭重地說道:“楊家大嫂,呂員外,訂親之後,未婚雙方要避免見面,這是江州習俗,老婆子循例都要說上一說,免得有失禮數。”
趙朗一怔,還有這樣的習俗?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還不等趙朗出聲,楊蔣氏與呂承順都滿口應了下來,都說我家公子(小娘子)都是詩書傳家,謹守禮儀之人,定會守這禮儀的。趙朗這才知道,這是下聘的程序之一。還好沒有反駁,要是那樣,就鬧出大笑話了。
雖是習俗,但趙朗還是頗為反感,這種約束人性的所謂的禮教在“二程”成名後,荼毒了整個大宋,壓制了漢人文化的正常發展,是為文化毒藥。比如婦女吃飯不上桌、裹小腳等等都是惡得不能再惡的陋習。趙朗自認是21世紀的好青年,這些陋習是不會遵守的。不過自己近日就要去一趟四川,一來一回就要三個月,這見面之時也會在幾個月之後,也算是變相地遵守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