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省 作品

第172章 流求發展記(第2頁)

 “見過師尊。”

 “見過門主。”

 “見過東家。”

 各人各有叫法,趙朗舉手還禮,吩咐周清雲帶300鄉勇前去安置,自己與燕青跟著許貫忠等人行走在大街上,梭巡著流求這一年的發展。

 許貫忠逐一彙報各項事務。流求現已有2316戶,民眾多人,開墾出水田130萬多畝;,在當初趙朗命名為桃園鎮的周邊,依淡水河修路築城,城中已有商戶800多家,手工作坊120多家,桃園鎮已發展成了桃園城,腳下的大道就可直達桃園城,城中商業逐漸興旺。

 桃園城的周邊,便是一大片一大片的農田。璣在已是七月下旬,趙朗舉目望去,農田正是收穫的好季節,金黃的水稻在夏風的吹拂下如浪滔般翻卷,一浪接一浪,一層接一層,讓人看著安心。一條大道由北向南,從桃園城向流求西岸的中部平原延伸開去……

 由於趙朗下令把釀酒與製糖等產業搬來流求,許貫忠在桃園城東北部十里處建了作個坊園區,依淡水河而建,類似於後世的工業園區,把水泥作廠、釀酒廠、製糖廠都建在園區內。每日的產出甚多,福州、泉州、潮州、溫州、台州都有商人前來大量採購,高度數酒與白霜糖最受歡迎,吸引商家進駐,既來採購,又把各地的商品運來流求銷售,以商促商的路子已初步鋪開,每日裡前來流求的商船已有十多艘之多。

 流求已有護衛6300多人,隨船隊在外的有1200多人,還有5000多人正在流求訓練。這一些人,以金地、遼地救出來的漢民居多,陝地災民也有一部分,泉州、福州遷移到流求的百姓也有要求加入船隊護衛的,反正待遇高,護衛名額很受歡迎。

 趙朗叫許貫忠安排幾輛馬車,沿著桃園城的街道轉了一圈,又去到十里外的作坊園區考察了一番,才回到城中的潯陽商行總部。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眾人齊聚商行總部,一年多來,趙朗首次來到流求,各人都有幾項重要的事項需向趙門主彙報,以好定下方略。流求島發展一年多,許多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急需解決。

 待眾人坐定,趙朗開場便道:“這一年多來,有賴各位用力,江州基地、昌國基地的支援,又得商行北方分部的盡力周旋,遷來幾萬百姓,流求島已漸具規模,成績擺在現前,看得到,也摸得著。大家救了8萬多的漢民,可謂是功德無量。今日大家便議一議,有什麼困難,下一步如何經營。”

 許貫忠拱手一禮後道:“師尊,各位兄弟,我先說2個困難之處。其一、流求定居的百姓已達8600多人,加上商戶、商旅,已超過9萬人,再以潯陽商行的名義進行管治,已名不正,言不順,遷入之百姓都不甚理解,歸屬感不高。近幾個月,已有人不服商行管治,急需對商行的管治機構進行調整、改進。其二、便是流求產出之商品種類不多,拳頭產品只有‘神仙醉’與白霜糖、水泥三樣,吸引商旅力度欠缺,還需大夥兒議上一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