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迎親(第3頁)
小月和幾個貼心侍女伸手攔下,說道“姑爺,小姐正在化妝,你需要在外面耐心等待等待。”
趙朗與石秀面面相覷,這是什麼樣的節奏?後世有藏鞋子的,藏頭帕的,可沒有等待新娘化妝這一出啊!
楊蔣氏上前對趙朗說道:“門主,新娘子這是要新郎寫下催妝詩呢。”
原來這又是北宋婚禮一大習俗,催妝詩。
趙朗上前,向小月施了個禮,隨口便念出一首源自清代詩人曾習經的催妝詩。
孔翠鴛雛略費評,樓前紅燭笑相迎。
偶然拾得青羊句,並蒂蓮花願往生。
閨房房門打開,王素一身喜服,頭上蓋著紅蓋頭。坐在桌前,一旁站著的是姨娘。
趙朗走到王素跟前,先是躬身一禮,接著柔聲道:“請娘子上轎。”
王素不理,卻哭出聲來。
趙朗又請。
王素還是哭。
趙朗三請。王素仍是哭哭啼啼。這又是北宋婚禮的固定程序,“三請三哭”。
見趙朗已請了三次,王荀走到王素跟前,背起王素,出了王宅,張順、李俊等一眾格物門門人高聲齊喊:“新娘子上轎囉!”
呂承順夫婦、王素姨娘等親人送王素出門,都雙目含淚。
趙朗向呂承順等人深深一揖,轉身高聲說了一聲:“回府。”
周侗、張順打馬在前面開路,趙朗騎著高頭大紅馬跟在兩人之後。許貫忠、李俊、史進、燕青、楊德昌、陳元英、周清雲、張海等八名弟子抬著八抬大轎跟在趙朗後面。轎子的兩邊,則跟著小月等三個侍女,再後面,便是一車車的嫁妝。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向趙宅走去,而在趙宅門口,又站滿了觀禮的人。流求島的全體七品以上官員、二百多名流求百姓代表、一百名江州基地代表、一百名昌國基地代表,從趙宅三百米外一直排到趙宅院門之前。
人們都喜氣洋洋,面有榮焉。大家都很清楚,就是這位新郎帶給了他們新的生活。
趙宅院子外,鞭炮鋪了滿地,一看到迎親的隊伍進了院門,張教頭點燃了鞭炮。一時之間,鞭炮的爆炸聲響起,硝煙在四周瀰漫,紅色的鞭炮紙鋪了滿滿一地……
王素和趙朗牽著一條大紅綢,走進了正堂。先拜天地,再拜高堂。趙朗沒有高堂在大宋,格物門也沒有敢充當他的長輩之人,於是拜高堂便改為拜“三清”。拜過“三清”,夫妻對拜,從此之後,兩人便正式成為夫妻。
這一夜,洞房花燭,你濃我濃,紅浪翻飛,洞房之樂,自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