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杭州失陷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杭州失陷
對於商人、商戶來說,錢銀就是命呀,於是乎,三五天內,江南東路、西路,淮南東路、西路,福建路等南方諸路的商家就拒收各種交子。十來天,這股風又刮到了京西北路、京東西路,一個月後,整個大宋的商家、商人、大戶、豪門都不敢收交子了,大宋的第一次金融危機終於到來。
昌國縣衙公告這隻小蝴蝶輕輕一扇,終於把北宋末年不成熟的交子紙幣制度吹下了神壇。
本來這些交子發行者就沒有銀本位或是金本位、銅本位什麼的,有的連儲備金也沒有,全靠商家的信用及忽悠,被這股風一吹,倒閉、跑路的交子鋪有十之八九,剩下的十之一二也只能是兌清所發行交子,再想新發行交子已是萬萬不能。
只是苦了那些商人、商戶,手裡拿著廢紙般的交子無處兌現,只能一面守著交子發行者的產業,挽回一點點損失,一面又圍著官府,敦促官府抓拿那些無良的交子發行商。
官府自己也是焦頭爛額,官府也發行交子呀,每州、每府、每縣的官屬交子鋪都排滿了兌換交子的商人。那些私人的交子鋪可以跑路、關閉,可官府沒辦法跑路呀,只能是四處調運銅錢、銀子、金塊來應對這一次的金融危機。
這一次由方臘亂匪作亂的江南東路、兩浙路引起的交子無法兌換,再由昌國縣一張公告的扇動下,兩個月內,整個大宋已無一張交子發行。除了許多商戶破產外,還引發的另一個後果就是大宋境內開始缺銅錢了。老百姓、商人都在收到銅錢後收藏起來,市面上又發生了銅錢荒。
早在江州江心島發展的第二年,趙朗便明確規定潯陽商行禁止持有大量交子。每個分店、每個產業銷售處不允許持有超過三百貫,而且江南西路的交子鋪受方臘亂匪影響而關閉的預警又是他們最先發出的,可以說這一次由交子引發的金融危機對潯陽商行來說影響極小,到了年關之前,略一統計,整個潯陽商行只有一千多貫交子沒來得兌換,這對於每個月五六十萬貫交易的潯陽商行來說,簡直是微乎極微。也直到此時,張順、許貫忠、李俊、許珍君、石秀等格物門老人才深深地感悟到趙朗的先見之明,心中的佩服更如那滔滔之江水,綿綿而不絕也!
回到了昌國島,趙朗終於從新婚的假期中迴歸到工作中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許貫忠、公孫勝、張橫、李俊、燕青召到昌國島潯陽商行議事廳議事。
許貫忠、公孫勝、張橫乘坐著剛剛從流求船塢新造出來的飛剪船,從流求到昌國島只花了五天,燕青、李俊、朱武早已在碼頭等候多時。眾人一上岸,已顧不得休息,即刻趕到議事廳。
趙朗從中微子通信晶球中知道許貫忠等人到達昌國島的時間,早已在議事廳中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