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金兵退,太原急
第二百五十六章 金兵退,太原急
且不說廟堂上的割地賠款的辱國和約,再說流求軍隊。
趙朗與公孫勝、朱武幾人制的分兵之策,看似犯了兵法分兵之大忌,但卻是趙朗參照了日寇侵華時,我八路軍在華北大地上建立根據地之策。
此次分散兵力,分赴各處,戰備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練兵、擴軍。練成軍,待決戰之時機一到,再集中兵力與女真人一較高低。
為了不過早暴露己方的底牌,趙朗嚴令練兵期間不許動用滑膛炮、佛朗機和炸藥包等大威力的火器。手雷、自行車等物資則可投入使用,以觀其效果再作改進。
練兵,練兵,最重要的是練兵。
每一個將軍都不是天生就能征善戰,趙朗深知,不經歷實戰,不經百戰,不多見血,那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假將領,只有把種子撒在廣大的土地上,把這些“將種”放到百姓之中,感受百姓疾苦,瞭解當習俗、地形,與百姓打成一片,才能百戰百勝。這就是偉人所說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放之四海而皆準。
趙朗、公孫勝、朱武在昌國島通過中微子通信晶球,指揮著各路人馬登陸、佔領據點,開發根據地。
這些根據地,趙朗最擔心的是李俊開發的杭州據點。按歷史走向,第二次金軍侵宋,汴梁、江北一大群官員逃到杭州,擁立康王趙構為帝。宋室由此南遷,升杭州為“臨安府”,杭州自此成為南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提早在杭州周邊儲備力量,待中原大亂,亂兵退至江南之時,李俊所部將會發揮極大的作用。
趙朗把這個任務交給他信任的弟子李俊,並面授機宜,為的就是亂世來臨之時早作準備,好讓流求勢力在亂兵到江南之時提前控制杭州。他最信任的兩名大將張順、李俊,還是李俊最為適合。張順守成有餘,開拓不足。而李俊這位在《水滸傳》記載中遠赴海外,建成一國的開國之主的能人,才可在亂世之中佔據杭州,守好杭州。
用李俊,趙朗最為放心。
三月初,汴梁的探子傳來消息,女真人退兵了!
從潯陽商行收買的官員中得知,宋欽宗與女真人達成協議,大宋除了賠錢之處,還割讓太源、中山、河間府三個州府予金國,並以九皇子康王趙構為質子,女真人帶著一批的財物,向北撤離了。
趙朗一聽到這個消息,不由暗鬆一口氣,自己的安排終於起到了效果。
原先歷史上在金軍營地作人質的先是康王趙構(也就是後來在杭州登基的南宋皇帝宋高宗),但後來有人說趙構平庸,不被宋徽宗所重視,是棄子,女真人認為趙構的分量不夠,於是就放歸趙構,換宋徽宗第五子肅王趙樞為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