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一路勘查
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路勘查
趙朗幾人離開海濱,先是向西走了五天,到達了德州,再從德州一路北上,走官道,沿著去年金軍入侵大宋的途徑,緩緩而行。
北風呼嘯,沿途一片荒涼,所經之處行人稀少,田地丟荒,六人經過的村落十室九空……
當初金兵退後,大家都知道金軍定會再度南下,畢竟這些如惡狼般的野蠻之人嚐到了甜頭,還會收手嗎?沿途的百姓回鄉之數不到兩成,縣城和鎮子上還有點人氣,郊外和村落的百姓就大多逃命去了。
有時出了縣城五十里,就是遍地凋敝,百里無人煙。
戰亂之禍,千古以來,都是如出一轍。
盧俊義的第四師駐在河間府以西,太行山東麓的延伸處。聽得趙朗北上考察軍務,盧俊義提早便與親信到了河間府城等候。
河間府(今河北河間市)周邊是古河道沖積而成的平原,地勢平坦開闊,起伏不大,不利於藏匿,反而利於騎兵馳騁。盧俊義把大營駐紮在太行山東麓延伸平緩之處,離著河間府城有八十多里,與林沖的第二師駐地隔著三百多里。
林沖的第二師按照趙朗的指示,駐紮在燕雲海濱一個叫“尼姑海口”的地方(今天津市),收到趙朗的信息,忙從海路出發,登陸滄州,再轉河間府,行出兩百多里外迎接趙朗幾人。
在趙朗離開青州的第十六天,盧俊義、林沖便接上了他們六人一行。
一眾人進了河間府,盧俊義早安排好客棧,風塵僕僕的趙朗一行先安頓了下來,休息一天再議事。
盧俊義常年與遼國買馬,對這一帶非常熟悉,而林沖當年發配滄州,也曾在這一帶活動過,對這鄰近的道路即使沒全走過也聽說過。見趙朗親來,都猜測可能有大動作在這一帶開展,心裡都是暗暗興奮。
第二天,當盧俊義、林沖聽得趙朗正策劃截道奪取金軍從大宋搶來的財物時,不由得雙眼放光。
林沖、盧俊義經常聽到曾參加過搶奪方臘財物那一役的老兵們吹噓,當日如何英勇,如何阻擊,如何智取,如何運輸等等,聽得新兵們心裡敬佩加羨慕。林沖、盧俊義等將領更是心裡癢癢的,都在盼望著何時自己也可率領所屬部隊,漂亮地幹上一票,立下大功,也好揚眉吐氣,讓別人羨慕自己。
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叫盧俊義和林沖如何不激動!
趙朗展開地圖,對林沖、盧俊義道:“在青州之時,我與許貫忠討論過此次行動,初步決定以伏擊、襲擾、突襲為主,截前、堵後,搶奪中間的財物。一得手便立即遠遁,避免與金軍決戰。”
盧俊義道:“河間府地勢平坦,山峰丘陵不多,利於騎兵奔馳騎射,此處不是伏擊的理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