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明又將掀起一輪風雨(第2頁)
正在這個時候,遠處季赫騎著小電驢過來了。
“老祖宗,太奶。”
季赫邊把車停好邊笑著打招呼。
朱元璋笑道:“小季,來得正好,陪我吃飯。”
“那我就不客氣了。”
季赫走了過來,笑嘻嘻地坐下。
他最近忙得不行,甚至都累瘦了十多斤,下巴臉都尖了不少。
春節剛過,他就弄了幾臺輪船發動機過來。
接著又把鍊鋼廠的發電機組、鍊鋼鐵的電弧爐組,以及配套的鍋爐、管道之類的搞過去,又要重新組裝。
說實話,對於他這個之前的門外漢來說,已經是相當麻煩了。
好在朱雲峰之前買的是低功率發電機組,體型比較小,並且還特意讓廠家簡化了安裝,屬於訂做範疇。
不然的話,像那種幾十萬功率的發電機,光一個鍋爐與管道的焊接,探傷檢測以及儀器盤操作就是不是普通人能夠搞定的事情。
所以也沒辦法。
事實上大功率發電機不是不能送,30萬功率發電機買得到,也能拆開送到大明組裝。
可季赫能力有限,不是熟練的技術工人,根本玩不轉啊。
就那麼簡單的一個低功率火力發電機組,加上配套設施,熟練的技術人員一天就能裝好,他卻搞了一個多月,就知道多辛苦。
不過雖然是低功率發電機組,但鍊鋼足夠了。
以目前每天理論能產鋼一千噸,實際上應該七八百噸來算,一年產量20多萬,接近30萬噸。
這個產量放眼整個14世紀,不能說是遙遙領先吧,那也能算得上全球第一。
畢竟在那十多臺電弧爐投入生產之前,即便把大明算上,全世界的鋼鐵產量能不能達到10萬噸,都是個未知數。
“他們到哪了?”
朱元璋問。
季赫邊拿碗自己裝飯邊說道:“剛給我打電話,已經到黃花機場了,坐高鐵一個小時就到縣裡,我已經安排人去接了。”
“嗯。”
朱元璋點點頭道:“不知道這三個月來,標兒他們怎麼樣了,看了看現代的大好河山,感慨如何。”
季赫笑道:“他們註冊了微信,還發了朋友圈,好著呢。”
“哈哈哈哈哈。”
馬皇后大笑起來:“那朋友圈挺有意思,趕明兒,也給我註冊一個。”
“放心,到時候讓峰子給您弄一個身份。”
季赫扒拉著飯。
三個人說說笑笑,很快就把飯吃完。
等吃完飯後,季赫就回現代了,他過來就是告訴朱元璋一聲他們的行蹤。
過了兩個來小時,朱雲峰他們總算是回來了。
本來帶了大包小包很多在外面旅遊買回來的禮品,但朱元璋在皇莊,他們就騎著摩托車和電動車過來。
“父親,母親。”
朱標和朱棣下了車,把車停好後走到朱元璋與馬皇后身前拱手行禮。
馬皇后上下打量道:“你們倆去哪了,都變黑了。”
“去了趟廣東和海南,那邊三月份就熱死個人,不過風景也確實好,下次母親可以去那邊玩玩。”
朱棣笑著說道。
“嗯,過來坐下。”
朱元璋招招手,然後又問道:“這次出去感覺如何?”
朱標就坐過去坐在吃飯的八仙桌長椅上,回味說道:“感受十分震撼。”
“哦?說來聽聽。”
“孩兒沒見過這樣的盛世,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高樓大廈。”
“僅僅這些?”
朱元璋皺起眉頭。
他喜歡考察兒子的能力。
比如當初貶朱橚,就問朱橚在雲南被貶兩年的經歷與風土人情。
按道理來說,在現代社會,朱標看得更多才是。
“自然不是。”
朱標從口袋裡拿出一個筆記本道:“感受實在是太多,孩兒都記在裡面了。”
朱元璋接過去翻了幾頁。
裡面都是朱標對於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風土面貌、國家政策以及去的地方為什麼會發展得那麼好的探究等等。
顯然朱標確實下了功夫,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去地方旅遊,而是通過這個城市來了解其中根源。
“嗯。”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道:“做得好。”
正在這個時候,遠處田間道路上有隊人馬走了過來,為首的是錦衣衛副都指揮使蔣瓛。
洪武年的錦衣衛與後來的錦衣衛還是有所區別,比如在官職上,洪武年由都指揮使掌管,有兩名副都指揮使。
這種情況到成化年間制度愈發成熟,由副都指揮使改成了指揮同知。
由於錦衣衛是由儀鸞衛與親軍都衛合併而來,所以作為儀鸞司的老大以及親軍都衛的老大,毛驤和蔣瓛自然也就成為目前錦衣衛的一二把手。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一直跟在朱元璋身邊,看到蔣瓛過來,便上去交談了幾句,過了片刻他回來躬身說道:“陛下,剛才又有一批地方錦衣衛的密報奏上來了。”
“拿過來看看。”
“是。”
毛驤向蔣瓛揮揮手。
蔣瓛隨即把押送公文的馬車卸下來,將一疊疊公文取出,由幾名衛士摞著放到了朱元璋面前。
等人退去後,朱元璋隨即開始看起了公文。
朱標和朱雲峰也拿了一份。
這一幕讓朱元璋看了朱雲峰一眼,但也沒說什麼。
如今他已經知道這孫子確實不把皇權當回事,拿公文看大抵也是好奇,不會插手皇權的事情,所以倒也安心下來。
事實上也是如此。
朱雲峰這樣做並不是沒規矩,而是在大明過了兩次年後,他已經把朱元璋當家里老頭看待。